袁隆平成就(袁隆平对中国的贡献有多大)
看到手机弹出袁老去世的消息的那一瞬间,我懵了!慢慢地,心在下沉,如同跌入万丈深渊!
做为一个生于物质匮乏年代的人,我体验过饥饿的滋味。那段难忘的岁月,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上世纪60年代,我十来岁,正是能吃的年龄,但因为家里兄弟姐妹多,劳力少,所以吃不饱肚子是常事。
那时农村实行工分制,不劳动就没有工分,没有工分就分不到粮食,分不到粮食只能饿肚子。做为家里最大的孩子,除了读书,偶尔要随父母去生产队挣工分。
然而即便如此,我依然吃不饱饭。许多个漆黑的夜晚被饿醒,喝碗凉水继续睡。那种饥肠辘辘的感觉,如今想起,仍似一场噩梦。
有一年,自然灾害导致粮食极度短缺,使得饿极了的人们,开始挖野菜吃。因为大家都饿着肚子,野菜很快就挖光了,又开始摘树叶子吃。
等到树上光秃秃时,大家又开始刨各种菜根。总之能填饱肚子的,全部被人们拿来吃掉了。
一天,我在地里刨菜根时,意外挖出两颗小红薯,想着弟弟妹妹们还饿着肚子,于是就悄悄地将红薯揣进兜里。可就在我起身时,同村的铁牛,一个比我长两岁的男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我口袋掏走红薯,撒腿就跑。
我又急又气,紧跟外面追。可是因为很久没吃饱饭,脚下软绵绵的,很快就跑不动了。最后干脆坐在地上哭了起来。哭累了,拖着像灌满铅的腿回家。
刚到家门口,一股香味飘进我的味蕾,我咽了下口水,快步进了家门。母亲慈爱的招呼我洗手吃饭。
不知道母亲从哪来借来的高梁面粉,用来给全家做了顿搅团。高梁搅团呈紫红色,没有菜,调味品只有盐。然而,就是那样的一顿饭,却让我们兄弟姐妹几人吃的格外香,格外满足。
后来,我再没有吃过高粱搅团,可那香味,却深深地刻在了脑海里,它比世间一切美食都要可口。
再后来,我读到了作家莫言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时,看到那些相似的场景,我哭得不能自已。那段饥饿的岁月,在一代人心中留下难以忘却的记忆。
看完《透明的红萝卜》后,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陷入沉思。直到得知创作来源时,我才释然了。
没有最苦,只有更苦。莫言12岁时,给铁匠拉风箱。那年,他在饥饿难耐下偷了生产队一个红萝卜,被人抓住后,暴揍了一顿。
最让他难过的是,对方要他当着乡亲们的面下跪认错。回家后,又遭到父亲毒打。这段童年时代的悲惨记忆,便是这篇小说的创作背景。
莫言曾回忆:自我有记忆的时候,就是中国最困难的时候,大多数人吃不饱……我们村子里很多孩子在冬天太阳出来的时候,靠在墙上晒太阳,每个人衣不蔽体。当我开始写作,就把童年记忆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构成了我最初的小说。”
因为深深的理解那段岁月,所以,袁隆平先生于那个金元宝比不上两个馒头的时代的人而言,就是救世主一般的存在。
1948年初,袁隆平的父亲因为工作调动,跟随到了南京。这一年袁隆平18岁。
1949年,袁隆平高中毕业,面临填报志愿。父亲希望他报考南京中山大学,以便日后从政。然而袁隆平却坚定地对父亲说:“我想成为一个农业科学家。”
他还说:“这人世间,倘若没有庄稼味儿,而是充斥着铁血味儿、硝烟味儿,该是多么可怕!”最后他说服了父亲,去了他向往已久的重庆相辉学院。
“立志学农”的袁隆平,自此推开了他的生命之门。
抗战时期的相辉学院,虽然条件艰苦,但同学们满腔热血,思想活跃,因此,学术氛围非常浓厚。
1950年,由相辉学院等10所农学系合并成的西南农学院成立。勤奋好学的袁隆平在这里,如饥似渴的汲取知识。
课余时间,他就在图书馆里阅读英文和俄文图书。在知识的海洋中,他开始了解世界上知名的生物学家米丘林、李森科、孟德尔、摩尔根等人,并研究他们的学术观点和思想。
袁隆平虽然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在了学习中,但他也喜欢唱歌,还喜欢拉小提琴。而且与同学相处极好,渊博的学识和广泛的爱好,使得袁隆平在同学中很受欢迎。
1951年,抗美援朝的热潮席卷校,袁隆平怀着“保家卫国”的热忱,报名参加志愿军。体检合格后,他成了西南农学院被录取的8名飞行员之一。只是后来由于一些原因未能如愿。
在西南农学院毕业后,赶上知识分子下乡潮,袁隆平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在毕业分配志愿书上,毅然写下了: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那一年,他来到了湖南最偏僻的湘西安江农校,成为了这里的一名教师。此时正赶上大饥荒。寒冷的冬天里,袁隆平将手脚烤热后才赶睡觉,然而,被窝如同冰窖。
袁隆平曾在西南农学院上学时,在西南地区第一届运动会上,作为学校的运动员代表,得过游泳比赛第四名。然而此时,他常常饿到没力气游。
这段饥饿的经历,让袁隆平有了一个胆大的梦想:提高粮食产量,让中国人不再饿肚子。为了这个梦想,上课之余,他开始研究水稻。
1960年7月,袁隆平在学校的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稻”,只见那株水稻穗大颗粒大。于是,袁隆平待这株水稻成熟后,小心翼翼将其收割收藏。
然而,当“大水稻”的种子播下去后,却并未达到理想中的效果。但令袁隆平开心的是,这株天然杂交水稻启发了他。他准备用人工杂交的办法,培植高产的杂交水稻。
袁隆平凭着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创造精神,认真总结了中国百年来的农作物育种史,以及他掌握的丰富的育种材料,于1987年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
谁知,袁隆的这一想法,遭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嘲笑。没有人相信这个不起眼的教师,能创造出杂交水稻。
在重重困难险阻下,袁隆平没有放弃,他一次又一次研究着他的杂交水稻梦。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他成功了!
1976年,杂交水稻在全国大面积试种,208万亩杂交水稻,增产20%以上。杂交水稻面积开始迅速推广。到了1998年,全国有一半的稻田都在栽种杂交水稻。
中国人终于吃上了白米饭,终于不用饿肚子了。
随着杂交水稻种植成功,袁隆平也相继荣获了3个国际性科学大奖。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曾高度赞扬袁隆平:“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得到国际认可后,袁隆平一举成名。然而,即便顶着“杂交水稻之父”,“中科院院士”的光环,袁老依然坚持在一线做科研。
每年,他都要到三亚基地去,行走在田地间,与他的水稻零距离接触。一次,他爬田埂时,助理想要扶他一把,却被他拒绝了:“我蹿田埂比你们年轻人还快!”
袁隆平常说:我就是一个在农田里种了一辈子水稻的农民。而他,也确实用实际行动,将这句话诠释的淋漓尽致。
他不讲究穿着,看到便宜衣服,只要舒服合身,他就会买上一大堆,给团队的人每人发一件。袁隆平身上的衬衣,通常只有15块钱。一次,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作报告,戴的就是在街边用10元钱买的领带。
而他的车,都是便宜的国产牌,比如:别客,奇瑞,吉利,就是他几十年来更换的车。
袁隆平不止一次跟人说起他的两个梦想:田里的水稻长得像高梁一样高,稻穗像扫帚一样长,颗粒像玉米一样大。他和助手们走累了,就在稻子下面乘凉聊天。
另一个梦想:将杂交水稻推广出去,造福全世界。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袁老将身边英语好的助手,送出国深造。
因为挨过饿,他立志不让中国同胞挨饿。如今,中国人不再挨饿,袁老又为世界挨饿白人操劳。据统计,仅2020年,世界上仍有8.21亿人挨饿,超2亿人或被饿死。
中国青年报曾有一篇文章题目是:“世界可以没有盖茨,但不能没有袁隆平”。袁隆平的离去,不仅仅是中国的损失,更是世界的损失。
好在令人欣慰的是,袁老的小儿子袁定阳,继承了父亲的衣钵,继续研究着杂交水稻。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袁定阳会沿着他父辈的道路,圆了袁老的两个梦想。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愿袁老千古,稻香绵长!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愿袁老千古,稻香绵长!
#袁隆平逝世 享年9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