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舞美设计师到国家级美术家,王发林与绘画的一生“情缘”
在无数的永恒中,文艺是其中之一。不论社会环境如何变化,总是会有一些文艺工作者在努力坚持着自己的理想,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王发林就是其中之一,他用多年的时间实现了自己的蝶变:从一名舞美设计师成为现在的国家级美术家。
天赋绝佳,四十年拼搏写就辉煌画卷
笔者是在一个春风和丽的下午,在达明先生的工作室沁木轩书画室,有幸认识到了国家级美术家王发林。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赤诚、质朴,他的画作也如人一样,以清雅的笔墨,舒缓地浸润着生养他的土地。
从交谈中才知道,他大哥王茂林是当地很有名气的画家,很多青年人都跟他学画,他曾在五十年代拜甘肃著名的国画家曹陇丁(齐白石门下)为师。王发林先生从小就喜欢看大哥画画,在大哥的指教和艺术熏陶下,表现出了对艺术的浓厚兴趣,似乎是天生比普通人多一窍,他对美的元素和组织规律有着极为敏锐的感知力以及创造表现力,加上大哥的谆谆教导,都给他的绘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发林中小学时就小有名气,刚十五六岁(六十年代末)时就能给业余剧团画样板戏布景;也给当地电影院画过电影《今天我休息》的大型广告宣传画;在学校政工组画室宣传专栏;还定期到大街边画大型的工农兵连环画宣传墙报,一干就是数年。
1972年,刚十九岁的王发林在高中毕业后,靠着卓越的绘画天赋和才能,考入了陇南文工团,从事专业舞台美术设计绘画工作。期间,他得到了文工团孔庆德、姚兆吉二位专家老师的亲切指导;更是有幸结识了多位专家名师画友,得到了前辈——舞美专家、著名国画大师王天一老师的多次指点,跟著名国画家高其曾老师和相识多年的画友——著名国画家雷春、杨立强老师进行过交流,得到了很多指点……
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在这样的氛围中,王发林如饥似渴地充实着自己,并逐渐崭露头角:1987年,他被评为国家三级舞美设计师,加入甘肃省舞台美术学会和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个人简历入编《中国舞台美术家》和《中国专家大辞典》;新剧《西狭颂》舞美设计图刊登在《中国舞台美术1949-1999》画册中;1975年,他参与设计绘制的高山剧《开锁记》赴北京参加了全国文艺调演;他还有多部演出剧目获国家级、省级一二三等奖,其中高山剧《苏武归汉》就曾荣获国家级舞美设计一等奖;他的中国画《毛主席画像》被啥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收藏;退休前,他还担任了历年陇南春节晚会和重大演出晚会的舞美设计。
王老师说,虽然在他们那个年代,没能赶上进专业院校学习的机会,但在近六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一方面,他遇到了很多专家大师画友老师,跟他们进行交流学习,得到他们的指点,受益颇深;另一方面,他在四十多年的专业舞美工作中获得了历练,小到精美的舞台美术设计图,大到舞台上超大面积画幕布景的高强度绘画工作,都手到擒来,这也练就了扎实的绘画基本功。如此,才有了现如今的艺术成就。
始终初心不改的王发林,在总结自己的际遇时,曾说环境很重要,勤奋很重要,但是天赋,更重要。讲到这里,王老师特意提了侄儿王万成——目前甘肃著名的青年国画大师教授、导师,既是他的骄傲和自豪,更是他们家族的骄傲和自豪。
注重细节,擅长以具象刻画抽象情节
王发林老师是一个极为注重细节的人,用他的话来说,一场失败的舞台表演,可能是由于一两个方面的失败造成的,但一场成功的舞台表演,不仅要靠编剧、导演、摄像等的成功,更要靠舞美的成功,尤其是那个不能用电子屏,全靠手工画的年代。
以《苏武归汉》为例,为了呈现出完美的舞台效果,王老师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甚至亲自前往现场实地查看,反复修改草稿,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终是创造出了让一代人难忘的画面。试想:吃,吃不好,穿,穿不暖,晚上还只能在地窝子里休息的苏武,在历尽万千磨难,终于能返回故国的之一历程,最难的不是心境怎么表达,而是如何在一场简短的戏剧舞台表演中,刻画出苏武在绝望之下始终坚守的那种精神。王老师设计了这样一处小细节,以最恰当的力量,将观众带入了意境——以“半死半活”的胡杨林为背景。就如同那千年不倒的胡杨林一样,虽然有一半死亡干枯,但另一半仍在不断重发新枝。而这就是苏武的写照:虽处深渊,但初心不改,始终向阳而生。
成为“杂家”,开起第二次艺术创作之旅
对于王发林来说,戏剧舞台是一个可以永远鼓励他超越现实、超越自我的天地。他在有限的舞台空间寻求突破,也在戏外找到了施展拳脚的更大空间。
退休(2013年)之后的王发林,随着继承他艺术事业的女儿来到绵阳定居。在此期间,结缘了同样酷爱艺术的中国书法教育家协会绵阳市分会主席达明先生,由此开启了他的第二次艺术创作之路,向国家级美术家的目标迈进。
从一个优秀的舞美设计师走到宣纸上画画,他的布局是相同的,用墨却不一致,而多年的历练也让他成为了一名“杂家”,将舞台美术中特殊的“三维空间”处理方式,以及“景与人”关系的特殊要求,融会贯通到山水、花鸟、人物画创作之中。因此,他的山水、花鸟、人物画空间处理的非常成功,既有深远的意境,又不乏细致入微,总是能让人忍不住沉浸其中。
目前,王发林老师和达明老师每日都在沁木轩书画室相聚,他们俩人时常是一人作画,一人写书法,如此便是一日时光。王老师的画,清雅、质朴、温润;达明老师的字,笔下龙蛇腾跃。稍一探看,便觉一室花香鸟语。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