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调排查不停歇:每一例新发阳性人员都要做流调
一个此前始终保持“全阴”的小区,突然在封控后的核酸大筛中查出不止一例阳性感染者,且他们之间并没有过任何往来,居住的楼栋也“远开八只脚”。经疾控流调,找到了他们的共同点:封控前,他们都曾前往家附近的菜场买菜,而这个菜场的摊贩由于前往某批发市场进货导致感染奥密克戎,又把病毒传染给了顾客……
流调,是疫情防控中相当重要的一环,除了追踪传染源,排查密切接触者,阻断传播外,还要根据新增阳性感染者在时间、空间和人群的分布特点,研判疫情发展趋势,排查疫情防控风险点,为下一步调整防控措施提供依据。作为社会面清零攻坚九大行动之一,22日启动的流调排查行动重点聚焦新增感染者,对新发现的初筛阳性人员做到流调排查日清日结。
流调多梯队就位,覆盖每位感染者
“您好,这里是浦东疾控,请问您是……”“请问您是否去过……”这段话是王诗颖近期说得最频繁的话,已经记不清说了多少回。王诗颖是上海健康医学院的20级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班学生,目前正在上海市浦东疾控支援流调工作。该校陆续有40多名00后大学生加入了疾控队伍,参与电话流调、密接及次密接者信息汇总和派单、隔离点跨区及跨省协查、国家系统初筛录入……
也许有市民要问,最近大家都封控在家,抗原和核酸筛查参加了很多轮,现阶段还有人做流调吗?做流调是否还有必要呢?对此,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吴寰宇说,目前上海市疫情形势复杂严峻,流调工作仍然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需要对每一例新发现的核酸检测阳性人员进行流调。现阶段流调工作的重点,一方面是聚焦对核心流调信息的调查,尽快追溯病毒感染来源同时判定密切接触者;另一方面是进一步加强对市场、工地、企业等集体单位进行流调,这些集体单位人员密集,交流频繁,容易引起聚集性疫情。
上海市疾控中心新冠防控现场工作组副组长潘浩告诉新民晚报记者,三区划分后,尽管人员流动性变小了,但在疫情高位运行的情况下,流调的量还是大大增加了,流调队员们并没有停下工作的步伐。市疾控中心已将此前设置的所有流调梯队都调动起来,在上海市疾控中心的统一调配下,对重点区域提供支援,确保流调能够覆盖每一个感染者。
“流调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为了尽快判断出感染者的密切、次密接,做好这些人员的隔离、转运,切断病毒的传播链,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二是为了溯源,要找到病毒的传染源在哪里,找到以后要清掉要进行消毒,还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潘浩说。
“三区”动态划分,流调重点不同
“三区划分后,流调的重点是有所不同的。封控区、管控区的居民如果感染,相对轨迹比较简单,无非就是家人、邻居等,还有接触过的快递包裹。我们发现,家庭聚集性疫情在本轮疫情中相对较多。难度比较大的是防范区,防范区居民遇到的人员更多。我们通过电话、视频、现场走访等途径,合理判定密接和次密接,找到传播链并及时切断。”潘浩告诉记者,这一阶段工作的重点是排查共同居住、共用电梯、同楼层及上下楼层等人员。
众所周知,奥密克戎的传播速度非常快,本轮疫情中已出现多起家庭、社区、工地等聚集性疫情,如果阳性感染者的密接者没有被追溯出来,就有可能会引发新的传播。因此,流调和核酸筛查行动是一样重要的。今天,本市又将迎来“核酸大考”,并将根据结果进行新一轮的“三区”划分动态调整。潘浩说,此后随着复工复产的逐步推进,以及防范区的增多,人员流动变得密集起来,接触的人多了,轨迹也变丰富了,流调任务会更艰巨,要求也更高。
潘浩告诉记者,最近一段时间还要聚焦另一类重点人群,也就是一线的保供人员,这也是流调工作近期及未来所面临的挑战。好在,本市对保供人员实施“抗原+核酸”双筛查的举措,一旦发现异常,将立即通过电话、视频、监控,以及场所码等信息,详细了解他的行动轨迹,进而把密接、次密接人员管控好,将传播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当然,潘浩也坦言,奥密克戎传播能力强,防范区再次出现疫情也是正常的,市民也不必过度担心。
推进复工复产,防聚集性疫情
4月20日,上海宣布崇明区达到社会面清零目标。记者了解到,在各乡镇、各行业主管部门合力推进下,聚焦52类公共场所及居住场所建立了“场所码”服务疫情防控的闭环应用管理机制。崇明全区已有近6000家法人主体,对一万余个重点场所铺设场所码,累计扫码量近130万人次,多次为疫情中的流调提供了精确化防疫溯源,降低普遍排查成本。
其实,为了实现疫情防控时期人员流动的精准到人、精准到时、精准到地,4月初全市便开始推行了场所码。崇明区还在一些人流较大、通行效率要求较高的重点场所,例如超市、医院等,逐步由“场所码”升级为“数字哨兵”,居民只需通过扫描健康码或者身份证就能实时核验核酸检测结果、身份信息、体温等具体信息。
奉贤区也将“场所码”“数字哨兵”核验作为复工复产的前置条件。凡是要复工复产的企业,都要通过“场所码”或“数字哨兵”,对复工复产企业人员的核酸检测、抗原信息、疫苗接种等防疫数据进行比对。一旦疫情抬头,这些信息系统将会为流调工作提供信息化手段支撑,尽快锁定密接人员,应进一步加强对菜市场、超市等公共场所的流调技术和水平,防止在人员密集流动的行业和场所发生聚集性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