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发布
中新社上海4月26日电(记者 李姝徵)案件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商标权类案件量持续增长。26日,上海市检察院发布《2021年上海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针对沪市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基本情况,白皮书显示,2021年上海全市检察机关受理案件总数1826件4420人,同比分别上升18.8%和23.7%。
白皮书披露了涉知识产权案件的四大特点:
一是本土知识产权逐渐成为犯罪主要对象。涉案权利人中,中国内权利人占比逐年升高,尤其是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等本土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已成为受侵害的主要对象。2021年,沪市一审知识产权公诉案件中国内权利人约占51.2%,尤其是在侵犯商业秘密类案件中国内权利人占比达83.3%。
二是涉疫案件与2020年基本持平,民生案件备受关注。2021年办理涉疫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共计19件,案件量与去年基本持平。2021年通过督办、集中公诉等方式办理涉食品、食用农产品安全、药品、医用器材商标权犯罪案件总计44件,涉案金额1957万余元人民币。
三是案件涉及行业领域面扩大,牟利方式日趋多元化。随着上海城市能级提升、产业迭代提速,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已涉及了农业、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10个门类、逾20个大类的国民经济行业。
四是知识产权民刑交叉情况屡屡出现。
在侵犯著作权犯罪中,白皮书显示,疫情背景下犯罪网络化程度加深,线上侵权呈现类型化特征。
一是针对疫情背景下逐渐成为培训主流业态的网络课程,侵权行为人瞄准了具有独创性的部分课程实施犯罪。二是针对影视作品,犯罪行为人构建具有相当规模的网络平台,吸引社会公众,快速传播海量侵权影视作品,并利用互联网传播速度快、受众广、隐蔽性强的优势,持续掩饰犯罪痕迹,不断扩大犯罪规模。三是针对漫画作品、文字作品,行为人一般选取知名度大、受众固定且广泛的作品,犯罪手法多为复制粘贴,结合信息网络加以传播,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吸引大流量关注,给著作权人造成极大损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