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港乐,不止情怀
最近,“港乐”这个词重回人们视线。随着音乐节目《声生不息·港乐季》的开播,林子祥、叶倩文等一系列已经淡出视线的名字,重新成为热议的话题。当年红极一时的乐坛人物,何以在今天让我们集体回望?
这两年的社交网络上,经典港乐记忆的出现,往往都能引发大众的集体关注。去年综艺《披荆斩棘的哥哥》中,张智霖、陈小春等“大湾区哥哥”给观众留下率真风趣的印象;大湾区中秋夜电影音乐晚会上,70多岁的林子祥高歌一曲,底气十足,风范不减当年;临近年底,电影《梅艳芳》上映,又引发一波怀念热潮;除夕夜前,TVB的视频号直播晚会,触发网友集体回忆;最近,林子祥、叶倩文、李克勤同台的《声生不息·港乐季》,再一次把人们的视线,聚焦到香港乐坛最辉煌的时候。
众所周知,港乐影响力最大的时候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香港乐坛是整个华语乐坛的风向标,张国荣、梅艳芳、谭咏麟等歌手发新专辑,都会震动整个娱乐圈。如今,这些人有的已经故去,有的已淡出视线,但提起他们依旧感慨良多,我们究竟在怀念什么?
看起来,人们只是在回忆每位明星最华彩的当年,其实,他们背后华语乐坛的自我革新和变化才是根本动因。那时,华语乐坛逐渐摆脱欧美与日本音乐,建立起自己的审美范式。黄霑的词,把中文的韵律和传统五声音阶结合得无比精妙;《男儿当自强》等歌曲阳光正气,也是中华民族几代人自我勉励、彰显自信的经典。
随着内地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港星北上发展的消息经常出现在新闻中。他们有的来内地拍戏、参加综艺,有的选择直播带货,有的去各地商演。虽然“星路”高低各有不同,但他们的敬业仍让很多人心生一种尊敬。香港人常说“手停则口停”,无论人生际遇如何,都能以务实拼搏的态度、不畏艰险地努力面对,这也是港人精神中最亮眼的一点,从当年延续到现在。
同时,我们也应该承认,人们深情怀念三十多年前的香港流行乐坛,也折射出大众对今天乐坛和市场的不满。当年,乐坛迸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今天人们却苦“流量”久已,“口水歌”虽多,但能流传的却少之又少,人们迫切希望听到切中时代、震撼心灵的歌曲。当年,刘德华这样地位的歌手,也会因自己失声向观众道歉,对比之下,如今一些偶像明星拿着大笔通告费却公然假唱,同为艺人,其敬业态度可谓天壤之别。
港乐是一段时代的记忆,也是一种难得的精神,再谈港乐绝不应该仅仅是回顾。如果对旧事、旧人的重温,能焕发从业者的初心梦想,能激发今人的创作热情,那么这波怀念才不是出于情怀的空谈。 (记者 韩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