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的战“疫”时刻 | 如何让宝宝平稳度过“入园四期” 上海开大这个在线课堂来教你
“幼儿进入托育园,可分为入园适应期、情绪稳定期、发展期和托幼衔接期这四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典型表现,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来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并爱上托班集体生活。”4月25日晚,在上海开放大学“幼有善育,我们在行动”在线课堂上,青浦区思源幼儿园教师张静燕这样告诉广大家长和托育工作者。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入园的不同时期又有表现各异的特点。如何因材施教,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并爱上托班集体生活,一直是托育从业者们关心的话题。当晚,张静燕详细介绍孩子在“四期”的典型表现和应对办法。
首先是入园适应期,这个时期一般持续一个月左右。孩子们的典型表现情绪波动较大、依恋对象明确,家长和教师应充分理解孩子的分离焦虑,在情感上与她们产生共情,尽快建立孩子和老师的依恋关系,让他们感到安全和信赖。张静燕提醒,孩子们入园适应期的表现会有所不同,有些孩子大哭大闹,有些孩子安静坐在教室的角落一言不发,我们不能因为看上去很乖就忽视那些安静的孩子,久而久之会养成他们对人感情淡漠、漠不关心的性格,应该更多关心这类孩子、多和他们说话,引导他们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去。
然后进入情绪稳定期,这一时期孩子们的典型表现为破坏行为多、分享意识弱、游戏兴趣高,这时候老师们应正确理解孩子们的“破坏行为”其实是孩子观察、学习、模仿的过程,也不必过多地强调分享,可以在建立简单规则的前提下,提供给孩子们足够多的游戏材料避免争抢,同时给予更多的自主游戏时间。
接着是最关键的发展期,这时候的孩子们喜欢听故事,语言发展迅速,愿意自己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喜欢亲近自然,表现出强烈的游戏欲望。老师们可以多给幼儿听故事、看绘本,引导并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多带孩子到户外接触自然,为孩子们提供更多安全、多元化的活动材料,让他们自由地探索、充分地表达。
最后一时期称为托幼衔接期,帮助孩子们向小班生活过渡是托育园老师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时老师们应有意识地延长集体活动时间,逐渐缩短自主游戏时间,活动形式由个别小组为主向个别小组与集体相结合转变,同时各环节间的衔接节奏也应由松散慢慢变得紧凑。
张静燕还分享了她在家园共育、疫情期间家园互动方面的一些想法、做法,提醒广大托育工作者应抱着同理心、共情、换位思考的态度来开展家园共育工作。
近2.8万家长和托育工作者参加了此次在线课堂的学习。有家长表示:“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孩子各阶段的典型表现是相同的,幼儿园的应对方式也同样适合家庭,托育园停课但孩子的成长不停步,作为家长要好好学习科学育儿知识,在足不出户的特殊时期尽可能地为孩子营造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托育同行们也纷纷表示,在特殊时期要做好家庭科学育儿指导工作,也要在“空窗期”抓住各种学习机会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