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昊:演员不是来讨喜欢的
中新文娱4月27日电(记者 郎朗)在一段独白和上帝视角的空镜中,《亲爱的小孩》,这部从开播到结局都伴随着热议的现实题材作品迎来了大结局。
有人能与剧中的人物共情,感慨生活的糟心;也有人认为其中展现生活的一地鸡毛,让人看到婚姻家庭的压力。无论是哪种评价,都“盖章”《亲爱的小孩》是一部具有真实生活质感的剧集。
而这种真实,离不开演员对人物的塑造。正是人物的血肉,让角色立体可感,一言一行,在叙事框架中铺满细节,让故事更加可信可感。近日,剧中肖路的饰演者秦昊接受中新文娱采访,聊了聊他眼中的肖路,那些“亲爱的小孩”。
肖路就是一个普通人
“我觉得肖路其实就是个生活里的普通人。”秦昊说。
剧中的肖路,有出人头地的野心和压力,拼命争取自己认为家人想要的生活,想为家庭付出却不得道,他是悲剧的制造者,也是悲剧的承受者。
是普通人,就会有缺陷。前期的肖路是个不合格的丈夫,这也让观众觉得他非常不靠谱。
在秦昊看来,这一切都在人物早期的经历中有迹可循,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比如肖路的原生家庭问题,父亲早逝、他从小缺少父爱,在做父亲方面可能是缺少认知的。”
所以,肖路的做法其实是有性格、家庭因素做依托的。“尽管这种行为在大家看来很难接受,但其中的确有一些人性的因素。”
肖路,憔悴的面容、垂头丧气的情绪,一个纠结又普通的丈夫跃然眼前。秦昊演出的那种扑面而来的真实,让很多人共情了。
秦昊表示,主创们想要呈现的是扎根现实的、存在于生活中的丈夫、父亲。而这样的真实,仅仅依靠技巧和表演,恐怕是不够的。
“我觉得表演最重要的不是把人物和故事演出来,而是角色从心里生长出来。”秦昊认为,作为一部生活剧,真实和自然是最重要的。他也没有刻意去做设计和准备,而是从剧本出发,结合生活去理解人物,赋予其真实。
戏剧要来源于生活才能打动人
从生活中生长出来的真实,是真正触及你我,能打动人的。娄烨曾评价秦昊:别人演戏靠的是角色,秦昊靠的是生活。
剧中,同样是吃饭,观众却能从秦昊的演绎的细微之处,感受到人物心境的不同。一场是老婆怀孕时,肖路偷偷一个人在外面嗦粉,放了重重的辣椒,每一次咀嚼都用力、带劲。观众也跟着过瘾,能感受到肖路终于能解脱一会儿的痛快。
而另一场戏中,所有家人都在照顾老婆,此时吃饭的肖路,不刻意也不用力,吃饭全凭肌肉记忆,没有表情,也看不出情绪,但是观众感受到了一个疲惫而麻木的人物形象。
“努力感知角色、理解角色后,很多场景的情绪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不需要酝酿,自己就在那个情境里了。”
基于真实的生活,情感才能从人物的表达和动作中自然地流淌出来。肖路和方一诺离婚吵架的戏被网友视为经典,这次争吵为后续肖路无法见女儿做了铺垫。
秦昊坦言,这场戏不仅和主创进行了探讨,也和周围的朋友进行了沟通,这样争吵虽然激烈,却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
“生活剧的关键之处在于反映真实,任何一场戏都要符合人物的情感,跟角色当下的心境以及故事的发展密切关联。”秦昊说。
肖路离婚后在民政局门口的那场戏,让秦昊久久无法忘怀。扇耳光的戏份是他即兴加的,设计动作时,他想起曾经看过的短视频,一个男人痛苦地锤头,秦昊觉得,戏中的肖路当时也是处于同样的状态,经过几次效果尝试后,把锤头改成了打耳光。
“现实里是存在这种绝望的,我觉得戏剧要来源于生活才能打动人。”现实生活中的画面,和戏中人物的境况共振,同样的绝望,打动了秦昊,更打动了观众。
亲爱的小孩,是所有人,是每一个人
“不编造不煽动,用真诚的方式呈现人物的撕裂与无力。”——秦昊曾这样跟妻子伊能静形容《亲爱的小孩》。
在最初接到剧本的时候,其中讲述的故事、展现的情感、生活的真实打动了秦昊。伊能静曾担心肖路这个角色并不讨喜,秦昊说:“演员不是来讨喜欢的,演员就是如实去糊涂去挣扎,去爱去碰撞。他从不保护自己和角色,甚至会挖得更深。”
他相信,观众是理解的,知道每个人都有明亮与黑暗共存的时刻。
“处于生活中的人,也势必要随着时间和经历而发生改变。”虽然“亲爱的小孩”直指小主人公“禾禾”,但秦昊觉得,这里的小孩,也指每一个在生活的波澜面前曾幼稚、懵懂、偏执、自私的成人。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观众之所以能对剧情产生那么多的感慨,或许,也在故事里看见了自己,看见了生活,这是触及一个个在生活中拼尽全力的、普通人的故事。
“救治禾禾的过程,也是被禾禾治愈的过程,每个人因此而成长,从这个概念上说,每个人都是‘亲爱的小孩’,这也是剧名真正的含义。”
大结局播出那一天,秦昊发文告别肖路,他陪着他一路成长,逐渐成熟,懂得如何去承担责任、如何更好地去爱。
“希望大家真正与这个角色和解,都能从这个故事中得到收获和启示,拥有幸福的家庭,这也是我们这部剧真正想要带给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