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红色防线” 1.3万名党员挺起崇明战疫“钢铁脊梁”
东方网记者王泳婷、通讯员季佳倩4月27日报道:“我是党员,我先上!”“病毒不退,我们不撤!”……面对当前上海抗疫吃劲的关键时刻,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截至目前,崇明已有1.3万名党员到社区报到,广泛参与村居封控、核酸检测、物资保障、特殊群体关爱、垃圾清运等工作。
从医护人员到村居志愿者,从基层干部到派出所民警,来自崇明各行各业的共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行动诠释初心,创新方法、尽锐出战,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800支特殊队伍“硬核”抗疫
晚上8点多,新河镇政府办公区域内,依然灯火通明。接到上级通知,半小时后,马上将有一批新的人员隔离期满转运回来。
图片说明:新河青年突击队
新河青年突击队队长、党员徐虹接报后,从和衣而卧的床铺上坐起:“兄弟们马上各就各位!”10分钟后,8名队员便全员到位,火速抵达现场。
这是一支“特殊队伍”,人员来自镇机关、事业单位等不同单位,有6名共产党员。这支队伍中,有“退伍不褪色”的退役军人;有人舍下孩子,积极投入抗疫前线工作……新河镇人员管控组相关负责人说,他们是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冲的“尖刀班”,虽然大家来自不同条线,但人心齐、反应快,执行力、战斗力非常强。
像这样建在基层一线的特殊队伍不胜枚举。记者了解到,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崇明积极发动在职党员、驻村指导员、选调生、大学生村官、青年党员等力量,火速组建党员突击队,示范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一线抗疫。与此同时,在志愿服务队、封控管理区域、隔离场所等疫情防控关键点位上,成立了在职党员临时党支部,将“战斗堡垒”建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最前沿。
崇明长兴岛方舱医院里,有一支党员突击队,他们既是隔离人员,也是志愿者,“我们是中国共产党党员。身为党员,就要冲锋在前。”
据悉,崇明长兴方舱医院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接管,里面医生来自新华医院总院、上海市中医医院和新华医院崇明分院。除了常规的医疗照顾外,医护人员还要顾及所有患者的日常生活。对于医护人员的辛苦,方舱内的隔离人员都看在眼里,这时一个个党员站了出来。“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在方舱刚刚启用时,由10多位党员组成的党员突击队火速成立。自此,一抹“红色”在方舱医院里流动,温暖着人心。
“大家可以尽己所能协助医护人员工作,比如分发物品、报修设备等,营造更加和谐美好的舱内环境,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党员突击队相关负责人说,党员突击队作为与隔离人员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组织,可以快速了解隔离人员所需、所急,缓解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架起医患之间沟通的“桥梁”。据介绍,为照顾到每一个人,突击队成员分成三组,每一个楼层设立“楼长”,每层再按照方舱内原有区域分隔情况,网格化细分小组,建立隔离人员微信群,“大家还穿上统一的红色马甲,“亮眼的红色可以让有需要的人一眼就看到我们。”
据统计,在基层一线,崇明已先后组建党员突击队621个、在职党员临时党支部179个,覆盖在职党员近1万名。
党员下沉社区筑就“战斗堡垒”
疫情当前,如何抓实抓细各项防疫工作,如何用心用情保障好居民生活,成为摆在村居干部面前的一个问题。此时,社区党员们挺身而出,通过“先锋上海”APP到村居报到,纷纷成为“双报到”党员志愿者。陈晓博便是其中一员。
“我是在职党员,前来报到!”陈晓博家住港西镇明南佳苑,得知社区招募志愿者后第一时间报名,3月28日凌晨四点,陈晓博已与村委做好对接工作。每当小组缺人时,她总会说“不要紧,我也会来的。”做核酸检测时,她与志愿者们一起去社区“扫楼”,喇叭喊、打电话、上门叫,几天下来,嗓子哑了,耳朵勒疼了,脸上却总挂着微笑。
近一个月以来,在基层一线,这些党员志愿者队伍不仅协助村居完成了各项社区抗疫工作,还为居民提供了贴心服务,有的驻守岗位引导秩序,有的搬运“爱心蔬菜包”,有的帮助年长者登录健康云,还有的上演了一场又一场暖心接力。
为落实“应检尽检”要求,4月3日,家住城桥镇威尼斯小区的党员志愿者黄丽萍,在挨家挨户通知做核酸检测时,意外发现滞留在毛坯房里的装修工刘师傅。
原来,疫情封控期间,刘师傅因人生地不熟,一时无处可去,只得一直待在正在装修的毛坯房里,之前准备的物资已所剩无几。黄丽萍二话没说,赶紧为刘师傅准备了可口的饭菜,并安排他洗了个澡。几天来,在她的带动下,小区居民纷纷为刘师傅送菜送饭,还有人带来了炊具等日用品。
图片说明:黄丽萍为刘师傅送物资
“现在我所在的党员群里,大家抢着当志愿者,每次群里发布的任务都是‘秒光’。”黄丽萍说,从发放抗原检测试剂到社区巡逻等工作,小区里党员志愿者都踊跃参加,带动不少居民主动要求参与志愿工作,为这个温暖的大家庭贡献一份力量。
不止于此。崇明还建立青年智囊力量,组织全区65名驻村指导员和61名选调生组成“智囊团”,为基层防疫添上了一份“智慧”的力量。
在新村乡新国村,选调生李郑和同事摸索出了一套借助电脑程序自动生成核酸登记码的流程,半天就能搞定全村1200余份核酸登记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很快,这样的实用小妙招在附近乡镇传开了,港西镇党政办工作人员钱陈成又制作了一份《自动快速生成核酸检测登记码教程》,上传到百度网盘,和有需要的乡村共享。
截至目前,崇明全区共发动1.3万多名在职党员通过“先锋上海”平台,赴所在社区参与抗疫,并将所有报到党员全部编组至区、镇和村居三个层面,在职党员干部职工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总次数超6万次。
基层防疫妙招频出
疫情面前,如何有效整合力量进行联防联控?在战“疫”的历练下,崇明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摸索好经验好做法,构建起一张疫情防控的安全网。
“我们手中有一个‘金哨子’,根据需要吹响就行。”堡镇堡渔村党支部书记范柳红说,社区一吹哨,各方党员来报到,其中也包括很多非党员志愿者。堡渔村是渔业村,有部分村民封控前一直在外,人员流动较大,疫情防控面临挑战。“基层党建要创新,让党员群众随着疫情防控需要动起来。”她说,村干部和20多名志愿者不仅要每天上门排查,还充分利用社区区域化党建平台,通过电话和微信群的方式,持续关注每个村民的情况,切实做到家家到、门门清、情况明。
一声哨响,闻令出动。在全区封闭管控的命令下达后,崇明各村居党组织第一时间响应,封闭路口、楼口,有序组织党员群众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关键时刻,“叶脉工程”精准把脉。目前,各乡镇以党建“微网格”为基本单元,已发动900多名网格长和1.5万多名党员骨干、村居民小组长、楼组长等,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
胡惠春是绿华镇华星村的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疫情发生以来,他带领其他5名村干部投身疫情防控一线,每个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我们6个人要发挥好党员的带头作用,疫情形势越是严峻,我们越要凝聚起来。”胡惠春说,在防控工作中,村里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依托“叶脉工程”,发动党小组长、党代表、党员志愿者,共同参与到抗击疫情的群防群控中。
目前,村里的88名党员划分成3个网格,每一个党员在各自的网格中守好阵地。每天,党员们通过宣传防疫知识等形式,全面提升了百姓的防控意识,构筑起基层战“疫”的坚实壁垒。
“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大家万万奥乱,蔬菜等物资奥抢,注意关注自身健康状况,继续坚持防疫三件套、五还要……”早上,向化镇北港村党总支书记施庆前戴着口罩,拿着“宣传神器”——一个小喇叭走在村里的小路上,喇叭里用崇明话反复播放着疫情防控的宣传内容。
“村里老年人不少,这个小喇叭虽小,作用挺大。这种灵活多样又接地气的宣传方式,能让老百姓尤其是老年人听得懂、听得进、记得住。”施庆前说,村里一共有300多个喇叭,村条线干部、村里的党员志愿者、垃圾收集员等都会带着小喇叭宣传,整个向化镇的流动喇叭、应急喇叭和广播喇叭一共有约3600个,“希望通过这种大家喜闻乐见的模式,精确打通疫情防控宣传‘最后一百米’。”
更多党员的身影散落在崇明大大小小的村居社区。从机关到基层,从企业到社区,从党员领导干部到广大人民群众,处处拧成一股“红色防线”。
(图片来源:上海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