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鸣:坚持“动态清零”,筑起老年脆弱人群防疫屏障
4月26日傍晚见到钟鸣,这位75后的国家级专家,刚刚脱下白大褂,虽然在抗疫一线连续奋战了一个月,看起来仍精神抖擞。
年轻的钟鸣,在全国各地打过很多场抗疫硬仗。他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更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临床救治专家组成员。作为最早逆行驰援武汉的上海专家,两年多来,他频频出现在很多重大疫情现场,辗转扬州、莆田、哈尔滨、郑州、吉林等地救治重症患者。
钟鸣特别重视培养护工队伍院感意识
上海此轮疫情爆发,钟鸣再被委以重任——凭着丰富的“战场”经验和专业水准,投入老年重症群体的一线救治。面对大江东工作室的专访,钟鸣强调,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坚持生命至上、科学防控,一个重要方面,是努力构筑起疫情期间保护老年人的医疗屏障体系。
大江东:能否从您熟悉的老年感染者重症治疗角度,来谈谈为什么要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
钟鸣:仍处于攻坚阶段的上海疫情防控,必须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
生也有涯,高龄老人群体,迟早会离开人世。本来是像乘公交车,一个一个慢慢下车,但病毒一来,可能“哗”地全挤下去了,医疗系统应对就可能窘迫。
就整个社会而言,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这是国家疫情防控总方针,是必须坚持的大前提。过去两年多,我国“动态清零”取得非常好的成绩,用不大的成本,换取了丰硕的防控成果。
随着病毒变异,传染性增强,毒性减小变弱,为什么还要继续坚持“动态清零”?因为我们还没做好准备。比如我们定点医院,突然接几个,甚至10个、20个、100个感染新冠的重症病人,我们有能力治疗。但如果一下子来了1万个,会不会冲垮既有的医疗资源?放到整个上海、整个中国,医疗系统有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会不会发生严重医疗挤兑?整个社会将会承受什么?一定要从全局角度考虑,特别要为脆弱人群考虑,是否为他们准备好了保护屏障?
因此,我们要用有限的窗口期,以科学防疫为指针,迅速而缜密地建立起全社会的防控屏障,尤其要建立起针对老年人群、针对养老机构的,高效应对新冠病毒感染的医疗秩序。
大江东:作为一位参与过国内多地重大疫情重症救治的专家,您能比较一下,上海这波疫情在重症救治方面有何特殊性?
钟鸣:上海这次扩散蔓延的是奥密克戎变异株,与我“打过”多次的德尔塔变异株相比,感染者大多无症状,即便有也是上呼吸道症状。而德尔塔变异株侵袭下呼吸道的概率较高。
此前郑州发生的疫情,既有德尔塔变异株,也有奥密克戎变异株,救治医生分成两组,一组救治德尔塔株感染者,一组救治奥密克戎株感染者。我当时在德尔塔那组,医生们都忙得不可开交,后者则轻松得多。目前,从我负责的老年人集中的定点医院看,完全因为奥密克戎毒株致死的病人没有发生一例,大多是基础病引发。
我们和各地的德尔塔变异株作战时,开始都要重建医疗秩序,花很大力气在新冠重症救治上,非常困难,而ICU医生是主力团体。从武汉开始,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临床救治专家组的成员,绝大部分是 ICU医生。随着社会面整体疫情水平下调,我们的负担就轻了。
上海这波疫情,则完全不一样。之前我们去的任何地方,大的社会面医疗体系支撑没有问题。去年,扬州出现疫情,只有两三百万人口,江苏这么多地市,一个市医疗队管一个病区,物资很充裕。上海人口太多,难有缓冲余地。
新冠病毒感染直接导致的症状不重,对我而言,更重要的,是建立针对养老机构的救治秩序。上海百岁老人很多啊,在养老机构感染了,基础病复杂,怎么处理才是最佳选择?上海感染规模太大,会不会冲击正常医疗秩序?重症人群特别是高龄老人,比如患有恶性肿瘤或自身免疫疾病的,本来需要精心护理;肿瘤患者更要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做放化疗;自身免疫问题的常态化治疗也不能停顿。如何维持老年脆弱人群原有的护理和治疗节奏,而不轻易打断,这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因此,如何更广泛地建立最适宜老年群体和养老机构在疫情下的医疗秩序,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大挑战。
钟鸣在诊治老年重症病人
大江东:目前上海公布的死亡病例,主要集中于老年人,请您具体谈谈,应该怎样建立起针对他们的保护屏障?
钟鸣:众所周知,养老机构一直是世界范围迎战新冠的一个重大挑战。此前各地的救治经历也让我深知,养老院一旦爆发疫情就很棘手。
加强对养老机构的保护非常重要。首先,要提高老人的疫苗覆盖率。目前看,包括上海一些养老机构,疫苗接种覆盖率较低。必须提高老年人的全程疫苗接种覆盖率,通过疫苗建立可靠的免疫屏障。
其次,养老机构的布局,要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以科学和专业的原则进行大力调整——一旦疫情在养老机构爆发,怎么处理,有没有基本治疗能力,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建议快速改成“三区两通道”并实现闭环管理,等等。一旦老人离开原来的护理条件,进入陌生环境,往往很难适应。一个长期照顾老人的护工,最了解老人需求,不能轻易离开。要把护工管好,避免非战斗性减员。对重症病人,要有合理顺畅安全的通道转到定点医院。一定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转运机制,科学评估,分区分级处理,降低死亡率。
大江东:一个养老机构,不具备医疗救治能力,如果要让感染的老人维持既有的生活和护理环境,您觉得有可行性吗?
钟鸣:一般情况下,方舱缺乏对高龄及基础病较重老人的特护能力。已发生感染扩散的养老机构,可以迅速改造成一家规范的定点医院,实行就地救治。但要严格按照定点医院的标准,配置人员、设备,建立标准化救治运作流程。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重点加强对护工的严格闭环管理,让熟悉老人护理的护工队伍保持稳定,培养其院感意识,这是老年病人能够就地治疗的根本保证。
由养老机构改建的定点医院,经过改造之后,其院感意识、救治能力和医疗环境,可以不亚于定点医院。只要防控规范严密,可以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更重要的是,有效降低了重症率和死亡率——哪怕是遭受新冠病毒袭击的养老机构,经过医疗秩序重建,依然可以将重症率和死亡率维持在接近疫情未发生时的平常水平。这是我参与上海这次疫情防控最大的收获。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