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阵战“疫”守护每个村民 崇明区这位劳模一辈子都在做这一件事
东方网记者王泳婷、通讯员黄金奇5月1日报道:“疫情防控,一个人都不能少,一个人也不能掉。”这是崇明区竖新镇仙桥村党总支书记管仕忠每次在村防疫工作部署会上都会说的一句话。作为“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他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用点滴真情守好基层疫情防控“主阵地”。
用速度筑牢防控第一线
享有“全国生态文化村”、“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等称号的竖新镇仙桥村,是著名的生态创意民宿聚集地之一,民宿数量多、客流量大。3月以来,上海疫情防控形势逐步趋紧,仙桥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也面临极大挑战。
图片说明:管仕忠
管仕忠作为仙桥村党总支书记,在接到防疫部门通知后第一时间召集村“两委”干部连夜排摸民宿外来人员的情况,配合协助做好人员流调和终端消杀工作,及时落实好相关人员的分层管控工作,并安排专人对接,动态监测人员健康状况,严密织牢村居防疫第一线。
管仕忠说:“疫情初期,我们针对民宿、农家乐启动多次地毯式排查,并进行区域划分,由村干部、志愿者‘点对点’对接,定期上门进行防控检查以及对游客的劝退工作。”据悉,村里的民宿、农家乐在3月12日前对在村住宿的游客全部劝返并停止接待。除一些民宿管理人员决定留在村里帮忙以外,并没有出现因疫情滞留在村里的游客。
在管仕忠的统筹协调下,仙桥村每天安排2名志愿者全天候进行全村范围内巡逻宣传,让“不出户、不聚集”的政策倡议深入人心。12对村民组长、妇女队长逐项分解落实疫情防控举措,让物资分发、抗原自测、核酸二维码分发等任务落实得快、准、稳。仙桥中路出入口24小时道口值勤,志愿者们辛勤排摸外来车辆人员。“封控管理期间,我们落实‘2+12+24’管控举措,努力筑牢防控第一线。”管仕忠说。
用准度聚力志愿防疫力量
在仙桥村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管仕忠火速召集了一支近100人的在村党员和在职“双报到”党员志愿者队伍,让党旗在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为了使我们志愿服务队伍的作用最大化,我也会根据他们的性格、技能等各自优势安排工作任务,确保每个人来之能战。”管仕忠说。
乡村小道中,安排身体素质好的志愿者们拎着音响喇叭播放乡镇防疫管控要求;村居邻里间,组织沟通能力强的志愿者们号召村民,特殊时期不串门、不聚集;核酸检测服务中,挑选细致耐心的志愿者们“大白”,维持现场秩序,做好答疑解惑。在管仕忠的带领下,志愿者们凝聚成仙桥村疫情防控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对于志愿者队伍,管仕忠不仅细化管理,更是贴心关爱,“我们志愿者队伍平均年龄55岁左右,党员志愿者平均年龄60岁以上,大家都很不容易。”
在防疫工作期间,村志愿团队成员张美忠家人去世,得知这一消息后,管仕忠立刻赶到张美忠家中,让其安心处理家事,照顾好身体。张美忠很是感动,并主动在家门前张贴告示,响应“丧事从简”的号召。张美忠说:“每当看到管书记辛勤忙碌的身影,总想替他分担,为村里多出份力。”
用逆行身影护航全村百姓
“站”在前沿,“战”在前线,管仕忠始终身体力行,从不松懈。白天上门排摸返崇人员信息的志愿者队伍中,总能看到他拿着报表仔细询问的关切眼神;深夜仙桥村道口执勤的月光下,会发现他穿着黄马褂伫立的坚守身影。
由于村里很多老人的子女都不在身边,照顾好这部分人就成了管仕忠的一项重要工作。“夜里,我总是睡不着,也不敢睡。万一他们身体不舒服或者有什么急事,我一定要过去看看。”管仕忠说。
为了能时刻解决村民的问题,管仕忠带领村干部搭建“心连心”微信群,在群内宣传防疫政策,耐心疏导解疑,稳定村民情绪。“这个微信群其实创建也有两三年了,这次疫情派上大用场了。在群里,我们不仅可以按照村民需求做好物资保障供应,随时解答村民提出的一些问题,而且对于远在上海市区不能照顾父母的子女,我们也会及时沟通告知情况,做好疫情期间的稳定工作。”微信群里,管仕忠总是为村民们答疑解惑直到深夜。
很多时候,管仕忠忙活完一天的工作,在工位上就睡着了。她的妻子也因疫情在市区封控无法回家,家里就他一个人,他更是把所有时间精力扑在了村民身上。“村里做核酸的时候,5点就要起床,我吃点冷菜冷饭填饱肚子就行。但村民们很关心我,经常给我送吃的。”管仕忠说。
一个多月来,从布置检测现场到完成全部采样,从制作到分发全村上千份核酸二维码,从抗原自测的现场教学到实现有效检测的全员覆盖......处处都有管仕忠忙碌的身影。各项标识是否醒目、排队动线安排是否合理、人员进出是否存在隐患,他尽己所能让服务精细化、入微化。村民们总赞扬管仕忠的无私付出,但他说:“这只是疫情防控中的常态化工作,没有什么特别的,我们必须这样做。”
1979年,管仕忠到仙桥村工作,时任仙桥村团支部书记。一晃43年过去了,63岁的他如今仍扎根基层。管仕忠说:“我这一辈子在仙桥村做村干部这个角色,从没有离开过。现在把好每一道关口,尽到每一份职责,守护每一个村民,就是我的使命与担当。”
(图片来源:上海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