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守沪 | 守好“家”担好责!普陀这的“老书记”们成为社区抗疫“主心骨”
疫情最吃劲的时刻,石泉路街道“泉新启航”老书记工作室的老书记们,这群已经七十岁左右的老党员,没有选择留在家中,却是第一时间响应党组织号召,时刻牢记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义不容辞奔赴不同社区,承担起社区“疫线”的坚守职责。在工作中,面对年轻社区书记的迷茫与疑惑,他们用“家长”的言传身教,带头苦干巧干,一件一件把繁杂的急难事梳理清晰,为“孩子”提供有力支撑;面对居民的抱怨与指责,他们把所有的苦和累默默咽下,以更大的耐心、更多的爱心倾听诉求、化解矛盾,最终赢得居民的理解与认可。
以最大的耐心
赢得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有些杂乱的办公室,临时搭起的纸箱,或是窄窄的休息椅,简单的餐饭,不停地奔波……这是老书记陈文伟和年轻社区干部们一个多月来的生活状况。从3月底起,今年69岁的陈文伟就像陀螺一样,在不同的社区忙碌、支援。
中宁居民区是一个比较大型的社区,以石泉路、宁川路、铜川路、曹杨路分为4个小区,有75个楼宇,1818户居民。面积大,也就意味着闭环管理上会有不少困难。“一开始,社区干部碰到了不少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带教书记的陈文伟,便奔赴社区支援防疫工作。接下来,不论是引导居民做核酸,还是组织志愿者分发生活物资、配送药物等社区里一系列琐碎而又重要的事情,她都带着年轻干部们一起干,没有一次缺席。
在带教过程中,陈文伟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她每天倾听社区的工作安排,时常告诉年轻的小侯书记要开拓思路、多角度考虑问题。“24小时的工作相处,让我体会到社区工作的不容易,而我们的年轻干部也在实践过程中迅速成长。”
到洵二居民区去,看到社区人力有限,陈文伟马上和街道联系,请求调配一些在职党员前来支援。“我们对有限的居委会工作人员重新进行安排,联合支援的党员志愿者组成配药小组等,帮助居民配药发药,让书记和主任充分发挥‘领头雁’的作用。”
在社区抗疫的这段过程,陈文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诉求,也接待了不少居民。有的老人智能手机用不来,无法进行社区团购,询问怎么解决;有的老人药没了,急需药物……每一次,面对各种各样的诘难、抱怨与不理解,她都用最大的耐心去倾听诉求,尽力化解矛盾。“这是一个无言的‘战疫’,涉及每家每户。有不理解的声音很正常,因此如何和居民群众交流就很重要。”陈文伟说,教给这些年轻书记的,就是沟通交流的经验。
“疫情过了,他们还是我们的居民、朋友。”陈文伟经常用这一句话告诫年轻的书记们,越是这样关键的时刻,越要以最大的耐心对待每一个有诉求、有怨气的居民群众,不管事情能不能最终解决,都要把相关的情况解释清楚。“对待居民报以最大的耐心,多一些爱心,少一些急躁,才能多一份理解和支持。”
为此,无论什么时候,陈文伟都会耐心接待居民来访,接听居民电话,听他们“吐吐槽”,谈谈心;无论时间有多晚,陈文伟都会和年轻的社区干部们一起分析白天工作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党建引领,还是要落实在具体行动中。”在陈文伟眼里,社区的年轻干部工作起来都很拼,作为老书记,欣慰的同时,对他们也是以“家长”的心态去引导。“‘家长’是引路人,年轻干部是主力军,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守好‘家’。”
“你们把居民的困难当作自己的事情。贴心的服务,及时帮助化解了疫情中‘足不出户’带来的求医难困境,在你们身上诠释了‘人在普陀办事妥妥,住在中宁幸福康宁’的内涵。我的心中永存感激之情。”一个多月吃住社区抗疫,期间没有回过一次家,这让陈文伟谈起家中的小孙女时一度哽咽,然而当收到中宁一位帮助过的居民发过来的感激之语时,陈文伟却笑了,“这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褒奖。”
尽己所能
齐心协力做好居民事
在今年70岁的老书记钱萍眼中,自己更像是一个“消防员”,哪里需要到哪里,哪里困难到哪里。
石岚三村是老旧小区,有1860户居民。3月份疫情初发时,小区正处在居民区党组织书记暂时空缺的状态。作为带教老书记,钱萍和陈文伟一起,迅速进入到石岚三村小区,协助开展防疫工作。3月30日,当兰凤居民区班子成员因疫情被全部隔离后,钱萍又立马根据街道安排,紧急赶到兰凤居民区,和抽调的其他4位社区干部一起,组成临时工作班子,负责从4月1日开始的封控及核酸检测工作。
兰凤居民区也是一个大型的老旧小区,有1850户3700多人,分为4个责任块区。仅靠5个人的力量,要完成各类的任务,尤其是接踵而来的不少急难任务,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广泛发动社区里的党员、楼组长和居民志愿者,大家一起,齐心协作做好各项工作。”钱萍说,小区原有的群众基础很好,因此经过充分的组织发动,在防疫的特殊时期,发挥的作用也更加明显。比如封控楼栋的垃圾堆积,在唯一的保洁人员无法前去清运时,都是由钱萍带着社区的志愿者来做的。“志愿者都很努力,我更应该带好头。”
如今,钱萍又调到了陆一居民区,这也是一个老小区,而且由于房屋结构的特殊性,小区的情况比较复杂,而且老人多,就医配药的问题有不少。尽管社区安排了4个志愿者专门到辖区医院、药房买药配药,但随着封控时间的不断延长,每天小区的配药需求量也都在不断增加,再加上有的配药需要跨区,所以居民诉求强烈。“做好居民诉求的收集,能解决的尽力解决,不能解决的就上报街道寻求帮助。”钱萍说,问题多不怕,关键要担得起责任,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居民的诉求,而且要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将相关的政策、要求和现存的困难告诉居民群众,尤其是特殊群众的生活需求,更加要注意关心与关爱。
在钱萍看来,这次疫情是一个“试炼场”,社区里的80后、90后年轻干部成长得很快,做起事来也很有干劲。“他们都是24小时吃住在单位,有时深夜或凌晨要出去,还有的一大早就要忙起来。”钱萍说,关键时刻,作为老书记更要做好榜样,把党员冲锋在前的优良传统传递下去,带领大家守好社区屏障。
有苦有甜
划好“责任田”用心做
联合居民区有593户1470多人,尽管人员不算多,但是由于复杂的房屋布局,其中有4个楼栋存在两户人家煤卫合用的情况。这给小区封控管理带来不少难度。加上只有6名工作人员,办公地点又在和平小区的现状,作为临时顶替居民区“领头人”的老书记陆建萍,真的是时刻担着心。
“总的来说就是划好责任田,各自管好自己区域的同时,又能互相协助。”陆建萍说,小区存在实际困难,如何把工作做得有条理化,是自己首先考虑的问题。这其中,引导居民做核酸、发放物资、配药送药、安抚居民情绪……事情太多,居民区现有的人员力量又有限,为了大家的安全,就要想办法发动党员、年轻人以及志愿者的力量参与其中。“要时刻记着党员的身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引导年轻干部怎么做。”
为此,社区组织起了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30多个楼组长等60余人的抗疫志愿力量,通过分类管理,划分好责任区。如每个楼栋建群,依靠30多个楼组长加强沟通宣传,管好“楼栋门”;防疫、生活物资来了,这时年轻志愿者冲在前,做好装卸分发工作。
责任田的划分,大家各司其职,也让社区的抗疫越来越有序。原来,居民下楼做核酸,还会无意识地讲话聊天;现在,通过持续的宣传,引导方法的不断改进,居民们的自我防护意识不断增强。“我们现在把两米线固定下来,不需要志愿者引导,只要叫号,大家就会很有秩序地自发下来,不会出现扎堆、聚集的情况。”
这次疫情,也让陆建萍看到了社区年轻干部的用心与担当,无论是做表格表单还是分发药物和物资等工作,他们都懂得开动脑筋,用智能的方式方法去解决。“我把他们当孩子一样看待,我告诉他们,现在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你用心了,居民都看到眼里。”
“有苦有甜吧。”谈到这一个多月的社区抗疫生活,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书记陆建萍概括了这样一句话。苦的是社区一线抗疫的辛苦,承受了太多的压力和居民的一度不理解;甜的是大家的众志成城、辛苦付出,居民看得到,“身体可以累一点,关键是心不能累。居民的认可,也让大家更有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