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记丨曙光在前,加油!
总体稳中向好,仍处于较劲爬坡的关键阶段。这是对最近上海疫情防控形势的一个基本判断。
看着通报上公布的数字,网友们的数学题做起来并不复杂,数字支撑下的结论显而易见。在今天上海市卫健委的最新通报中我们发现,没有确诊或无症状感染者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攻坚行动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除了“卷面”上的结论,更直观的改变,其实就体现在家里的餐桌上。本帮味道、传统点心陆续回归,让主妇(夫)们有了更多选择。这样的变化并非偶然。在黄浦,各大菜场加速恢复营业;保供电商平台持续增能;多家“老字号”陆续复工,推出各类套餐,重新与市民见面。
一方餐桌太小?那我们来看看在这一波疫情防控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方舱医院——随着感染人数慢慢降下来,基本能满足新冠感染者的隔离观察需求,而且终于实现了“床等人”!
曙光初露。
无疑,正是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特别是广大市民群众在极大困难中展现出的可贵精神,才汇聚成了疫情防控的巨大力量——
前几天在朋友圈刷屏的,是一段“70岁老人的方舱声音”。在居委一线做志愿者的武阿姨,工作时染上新冠病毒。善良、乐观的老人把去方舱当成一种生活体验,尽管自己也是“小老人”了,还在那里照顾更年迈的“老老人”,因为“照顾老邻居都是应该的”。
尽管全程沪语,但武阿姨语调里的热情、达观,还是深深打动了很多人。如果你听过录音,就不难从中辨认出“付出”和“回报”的悠长回响。的确,这个春天如此艰难。只是在我们中间,自助、助人、守望相助,从来没有缺席过;
在社区做志愿者20多天,大富贵浦江店职工徐继来甚至无法说清自己具体什么岗位,“一句话,什么都做,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独自在设备欠缺、网络欠佳、环境嘈杂的方舱隔离的高三学生,如何参加高校自主招生在线测试?从学校年级组长到报考高校再到方舱医生,很多人的援手让学生顺利完成测试;瑞金二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的陆嫣,前几天向领导提了一个多月来的唯一要求:回家给孩子送一个生日蛋糕。没有逗留,也没见儿子,赶回去还要为社区90多岁老奶奶买尿不湿……
“把党旗举起来,共产党员出列”,这是一名党员突击队长的话;“我是党员,我不上谁上”,这是一名90后居民区书记的话;“我们是党员,在这个岗位上,我们必须坚守”,这是一名下沉干部的话……
请记住这些声音。眼下,上海的疫情防控形势还远未到额手称庆的时候。但是,看着身边越来越积极的信号,感觉心里越来越充足的底气,你会比任何时候更相信,这一切都不是白白得来的。时间会记取我们心怀过的曲折和坚强、吐纳过的辛劳和不屈。时过境迁,那些爱、理想,还有信念,将通通汇向未来更好的我们。
曙光在前,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