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战场上的“夫妻档”,是战友、是同事、是“最佳搭档”……
守“沪”非常时刻,不乏逆行出征的“夫妻档”。他们或许正并肩作战,在同一片“战场”上咬牙坚守;他们或许已几天未见,在各自的岗位上全力以赴……但无论是工作的艰苦,还是团聚的短暂,都无法阻挡他们同心抗疫的那份默契。在杨浦的防疫一线,夫妻携手奋战的故事既热血又温馨。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故事吧!
医护家庭的默默坚守:
明明有很多牵挂,工作却互不打扰
并肩战斗书写最美的故事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郭凯和急诊内科主治医师朱玉琴,是上海千万医务工作者中的一员。他们既是夫妻,又是同事,更是战友。当得知医院需要调集医护人员支援临时转运平台时,夫妻俩选择舍小家为大家,主动报名进入平台工作,给患者送去安定和健康。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郭凯和朱玉琴始终战斗在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线。但由于两人所处点位不同,只能偶尔抽出几分钟时间视频通话互诉衷肠。此外,作为新手父母,他们也始终深深牵挂着孩子。尽管他们的孩子才刚满一岁,需要照顾,但是在疫情面前,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帮助更多患者早日回家团聚,享受亲情。
双双“逆行”,共同守“沪”
今年3月以来,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作为区域性医疗中心以及杨浦封控区孕产妇定点救治医疗机构,疫情防控任务随之加剧。产科护士长汪莉全力协助科主任维持好常规的孕产妇诊疗工作,并优先重点保障封控区孕产妇的诊疗服务以及日常基本生活需要。身为党员的她,深感任重责巨,带领科内护理人员整建制留宿病区。尽管困难很多,辛苦加倍,但汪莉始终坦然面对。
身为财务科科长,汪莉的丈夫倪丽俊是医院这个大家庭名副其实的财务总管。尤其是近期医院整建制接管的临时救治转运点的前期建设,从建工、协调、修改图纸到搬运物资、装卸材料等,他全程参与,最忙的一周几乎睡眠总计不足14个小时。同时,他还担任行政第一支部书记,工作同样繁忙。3月以来,两人几乎连见面都很困难,甚至有时候连电话都找不到对方。但对于始终奋战在临床一线的妻子汪莉,他不仅在精神上予以支持,并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到抗疫工作中来,同妻子一起为“花开疫散”努力着。
小家大爱,“抗疫黄金档”同向而行
“爸爸去封控小区了,妈妈去采样了,外婆当志愿者了,姐姐上网课了,妹妹学会了自行车,春天的花开了,但绝不是静待。”这是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康复师邵皖莉日前发在朋友圈里的一段话。这段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一个普通医务家庭的日常。
参与核酸筛查的邵皖莉必须“争分夺秒”,有时晚上甚至凌晨也会接到指令。邵皖莉的爱人王缨是平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也是一名“抗疫老兵”。疫情发生以来,他常常奔波于单位、隔离点等,夫妻俩聚少离多。为尽量做到兼顾工作与家庭,两人专门制定了一张“排班表”,除紧急任务外,夫妻俩尽可能错峰出门。此外,66岁的外婆也不甘示弱,不但操持家务、帮忙照顾孙辈,还主动报名成为小区志愿者,协助维持核酸筛查现场秩序。
平凡的“医”家,守护着万家灯火
在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有一个平凡的医生家庭,为这场战“疫”贡献力量。姚爵硕是中心康复科的一名康复治疗师,他驻守过医院大门,查验入院人员的健康码;他主动去社区,耐心教老年人如何使用手机并出示健康码;他驻扎疫苗接种点,承接了14天杨浦体育馆接种点的志愿者任务……3月来,他又冲在一线,积极参与核酸采样工作,完成无数次上门核酸采样以及楼宇、小区闭环管理的任务。
小姚的爱人是中心防保科的一名护士,她从两年多前疫情初始就承担着防疫工作,除了原本繁重的公卫条线工作之外,还需参与社区老年人健康体检等工作。如今疫情防控期间,更需额外承担上门测温、疫苗接种、重点人员居家健康管理等工作。尽管身体格外疲惫,但她说,“看到组内的同志们没日没夜地忘我工作着,只要自己身体还能坚持住,还是想和大家一起抗战一起奋斗”。
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
一起冲锋在前,一起排忧解难
新婚伉俪投身抗疫一线
在杨浦第三房屋征收服务事务所有限公司,一对新婚伉俪——业务管理部吴逸帆和财务部郭盼盼响应组织号召,踏上防疫“战场”。丈夫吴逸帆奔赴中转集中隔离观察点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妻子郭盼盼前往大桥街道月坊居委会报到,就地转化为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服从居委会的统一安排,参与各项工作。
吴逸帆负责与市区转运部门沟通、通知酒店各个工作小组接收、解除隔离客人、解答客人的疑问等。郭盼盼则在社区发放抗原检测试剂、帮助核酸检测顺利开展、发放各类物资、进行快递转运等。尽管彼此思念不已,但夫妻二人在工作中互不打扰、相互理解,全力以赴地做好每一次任务。
最佳搭档,志愿服务“不缺席”!
疫情来势汹汹,人社党员干部职工积极投身抗疫志愿服务。许珏和过彭越是活跃在社区志愿服务一线的一对“最佳搭档”,用普通人的微光点亮抗疫之路。起初,他们只是参与核酸检测秩序维护、消杀以及小区物资搬运,但随着小区防疫物资日渐紧缺,平时做后勤保障工作的许珏便主动请缨,除了完成志愿服务外,还成为了小区“团长”们的一员。
找货源、制图表、算账、砍价……凭借过硬的协调沟通能力,许珏迅速完成了各项工作,为整个小区采购了300件防护服和防护面罩、口罩及手套等防疫物资,及时缓解了防疫物资缺乏的困境。她还成功让供应商“松口”承诺当天发货,并免去运费。当晚七点,防疫物资准时送达,许珏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这一过程中,过彭越就自觉当起了许珏的“团长助理”,为妻子分担压力。
把“小家”融入“大家”
“收垃圾、运快递、核人数、PDA扫码……哪里缺人手,我们就在哪里顶上。”区建管委机关干部李思颖和丈夫在疫情防控期间加入到社区党员先锋队中,是妥妥的“夫妻档”。
夫妻二人所在社区有8000多名住户,居委会急需青年党员帮忙。“我们还发动邻里青年朋友,以楼栋为单元成立自治小分队。很快,核酸保障组、快递运送组、大病服务组、垃圾清运组相继成立。大家按需分工,把‘小家’融入‘大家’。”
人民教师的挺身而出:
以身作则,为防疫贡献“教育人”的力量
核酸、团购、关怀老人……他们齐心协力为居民解忧
“我从出生到现在一直生活在这个小区,很多叔叔阿姨是看着我长大的。我们俩都是党员,这时候我们应该站出来……”3月中旬,杨浦区教育学院张敏悦老师将年仅三岁的孩子托付给母亲照顾,决定和居家办公的爱人一同前往居委会报到,参与小区志愿者工作。
他们懂网络、熟悉手机操作,不仅协助核酸检测登记扫码,还帮助社区居民开展“团购”,补充生活物资。他们作为“团长”,联系供货商、确定团购数量、在群里征集需求,紧接着再统计、收款、跟进物流进度……同时两人也身兼志愿者,为物品到货后的消杀、挨家挨户分发提供了便利条件,打通了物资供应到居民手中的“最后一百米”,实现了“一条龙”服务。此外,张敏悦还加入到小区“关爱特殊人群志愿者小分队”中,与其他志愿者共同关心小区里独居老人等群体,为他们排忧解难。
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师者担当”
为助力疫情防控,民星中学的党员教师们就地转化为防疫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诠释师者担当。
民星中学教导主任魏一营老师和妻子徐晓洁老师勇担责任。尽管夫妻二人年龄均超过55岁,都已不是身强体壮的年轻人了,但他们在志愿服务工作中,互相鼓励,共同支援居民区防疫,在完成学校育人的本职工作基础上,为居民回收垃圾、送快递上门。他们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也希望能为疫情防控贡献我们教育者的力量。”
警医伉俪的彼此支持:
携手抗疫,镇守各自的“战场”
不同的岗位,同样的全力以赴
面对疫情防控的重任,不少“警医”双职工家庭夫妻携手抗疫。近期,杨浦公安分局中原路派出所社区民警丁伟和妻子新华医院特需门诊护士长徐蓝雯,一直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同样在不同岗位一起抗疫的,还有五角场派出所55岁的民警曹华和身为控江医院老年科病房护士长的妻子刘耘。夜班刚刚睡醒的老曹时常担当“司机”,送妻子刘耘去一线参加核酸采样工作。此外,曹华是巡逻民警,做好本职工作后,总会到各闭环小区附近巡查,顺便给战友们送上热乎的饭菜,有时候忙起来自己吃饭也顾不上。曹华还说,自己原本是个“糙汉子”,最近开始在家掌勺、整理家务,成了妻子的“大后方”。
他们勇于担当的身影
是无数家庭
“舍小家、为大家”的一道缩影
同心抗疫
我们终将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