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核酸检测实验室运转 他在车里住了一个多月
为保障核酸检测实验室运转——
他在车里住了一个多月(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
本报记者 武卫政 邱超奕
打开车门,放平后座,盖张毯子,这便是“床”。再往驾驶座位下塞个盆,几个衣架上晾着衣服,这便是“阳台”。
在这么个腿伸不直、腰转不开、头抬不高的地方,李威已经住了一个多月。
“核酸检测缺口很大,你们能否支持建实验室?”3月13日,放下有关部门打来的电话,国药集团上海捷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小凯立刻开始计划。
临时组建核酸检测实验室,人从哪儿来?仪器设备从哪儿调?场地上哪儿找?困难不少,但时间一点也不能耽搁。
“核酸检测是疫情防控的‘侦察兵’,检测能力必须得跟上。”得到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的批准和支持后,夏小凯在工作群里发出动员,“现在疫情严峻,到了需要我们站出来的时候。愿意加入实验室的,欢迎报名。”
“我报名”“算我一个”……很快,一个、两个、三个,报名信息在群里刷了屏。“没想到他们都来了。”回想那一天,夏小凯仍然眼圈泛红,他在朋友圈写道:“又一次不由自主流下眼泪,感谢感恩,一起努力。春暖花会开。”
报名的人里就有李威。作为公司研发总监、复旦大学遗传学博士,他现在是新建核酸检测实验室的负责人。
3月15日,几辆14米长的大卡车满载气膜舱体、核酸提取仪等设备,驶进松江区九亭镇伴亭东路的一处厂房。大家撸起袖子,硬是在这里建起一座生物安全标准不输传统实验室的气膜实验室。
“我们把它命名为‘长城’核酸检测实验室,就是想众志成城,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夏小凯说。
3月20日起,各地的救护车、转运车不停送来核酸样本。上百名员工和志愿者争分夺秒,24小时倒班做检测。尽管装了空调,实验室内的温度依然接近30摄氏度,在这种环境下身穿严密的防护服,十分闷热。
“一定不能出错!”李威说,检测结果准不准确,直接关系到群众生命健康和疫情防控大局,所以他们对每一份检测结果都严格审核。实验室每天可检测5万管样本,目前累计检测量已超过1000万人次。大家每天要在电脑上比对大量数据,眼睛看花了,就用冷水洗把脸接着看;太累了,就去附近的简易工棚躺一会儿。
夏小凯介绍:“李威负责整个实验室的运行,随时要处理各种突发情况。有时人刚躺下,又被叫醒,索性就在车里靠一会儿。”
过去一个多月,李威忙起来时每天只能睡3个小时。他的车,就停在气膜实验室所在厂房的门口,他想尽量离实验室近一点,有什么问题能尽快解决。
3月初至今,上海的核酸检测能力从每天100万管,迅速扩增到每天580万管。若以5人混采计,可满足每天2900万人次的核酸检测需求。
《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03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