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下标签,这些年轻人出手了!
总有人会问,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是什么样子?
年轻令人羡慕,有人说“你们青春无畏”,有人说“年轻就是资本”,还有人说“你们的人生很长”……
年轻也免不掉各种“标签”:遇到困境想要“躺平”,想放弃时甩手“佛系”,时不时还“EMO”一下……今天,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撕下标签只用了一招!
嘴里喊着“躺平”,身体却很诚实,“躺平””“佛系”等成为网络热词,也引发了不少讨论,新时代的青年是什么样子?
近日召开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发布会上给出了答案:真正“躺平”的是极少数,不懈奋斗的是大多数。青年口头语中的这种“躺平”“佛系”,更多还是缓释压力的调侃和情绪的表达。另据中国青年报此前调查数据,超过七成的大学生认为,“躺平”更多是过过“嘴瘾”。在中国青年报的评论区,无数网友留言说出了真相: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困惑,每代青年群体遇到的问题不同,但个人命运始终与国家命运牢牢绑在一起。
从“救国一代”到“追梦一代”,这些年轻人一直拒绝“躺平”,买四等票,坐三等舱,勤工俭学去……
20世纪初的中国内忧外患,在这种情况下,一群立志改造中国的进步青年做出选择,开始留法勤工俭学的艰辛历程,“买四等票,坐三等舱,勤工俭学去……出国去,走东海、南海、红海、地中海,一处处的浪卷涛涌,奔腾浩瀚,送你到那自由故乡的法兰西海岸……推翻旧伦理,全凭你这心头一念。”这是青年周恩来的一首诗。
他们在法国与贫困斗争,做工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真理。
1920年初,陈延年、陈乔年等乘船离沪赴法勤工俭学
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周恩来、赵世炎、蔡和森、李维汉、王若飞、李立三、向警予、陈延年、陈乔年、陈毅、聂荣臻等学习马克思主义,研究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逐渐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势。在短暂的几年里,后来行成的“旅欧青年团”不仅开展勤工俭学学生运动、坚持革命统一战线、宣传马克思主义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而且也为中国革命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骨干。
“感到自己没有白来这世界一趟”,2021年,拒绝“躺平”的高龄的南海科学家赵焕庭曾一度刷屏。
当时86岁高龄的他有一张作息表:凌晨4点多到早上7点、上午8点到11点半、下午2点半到6点、晚上8点半到10点半……每天工作10至12个小时,没有节假日和周末,这样的工作节奏,赵焕庭已经坚持了接近20年。尽管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等荣誉,但他从不愿松懈,他说:“最欣慰的是看到自己的成果有助于国家,感到自己没有白来这世界一趟。”
1974年10月,赵焕庭(右)与同事登上永兴岛考察留影。
为何那么拼?因为这工作有价值,他乐在其中,自己的才华被国家需要,工作才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事。
“老师,筛选的时候请多看我两眼!”新冠疫情暴发,无数90后、00后的年轻人冲锋在前。曾有一条网友留言感动无数人:“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
报名系统爆满,不到一个小时完成志愿队伍组建,他们还在留言:“老师,筛选的时候请多看我两眼!”“我有参加过发热门诊的工作经历。”“一线若有需要,我随时做好准备!”
冲在疫情一线医护人员、守卫国家边疆的战士、甘于寂寞潜心探索的科研人员,亦或是坚守平凡岗位的普通职员……
百年的奋斗史证明,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或许,这就是千千万万青年中的你。当个人的人生价值融入国家的命运前途,国家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奋进不止,国家发展了,个人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实现自身的价值创造无限的价值。
无数年轻人一路向前,撕下了身上的种种“标签”,或许会身陷迷茫,或许会感到彷徨,或许会经历挫败,或许也会迷失方向,尽管拼尽全力却还是无法超越。
但,那些时代列出的挑战,都阻挡不了向前的渴望。
一路向前,突破一切阻碍前行的困难向世界证明,这就是新时代青年的样子。
我们是中国青年,我们向前,中国就向前!
(转自:上海奉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