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之家(这背后的故事……)
今天是母亲节,这使我想起在上周去了北京植物园里看了梁启超墓园。对其梁氏夫妇合葬陵墓旁边的一墓和墓后的一棵母亲树。墓碑上刻有记载。
母亲树:为纪念先人梁启超的第二夫人王桂荃女士梁家后人今在此植白皮松一株,王桂荃,四川广元人 (1886一1986)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氏流亡日本时期与梁氏结为夫妻 王夫人豁达开朗, 心地善良, 聪慧勤奋 ,品德高尚, 在民族忧患和家庭颠沛之际, 协助李夫人主持家务, 与梁氏共度危难 ,在家庭中她毕生不辞辛劳, 体恤他人, 牺牲自我 ,默默奉献, 挚爱儿女且教之有方 ,无论梁氏生前身后 .均为抚育子女成长付出心血 .其贡献于梁氏善教好学之家良多. 梁氏子女九人(思顺、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达、思懿、思宁、思礼)深受其惠. 影响深远. 及于孙辈缅怀音容. 愿夫人精神风貌常留此园 .与树同在. 待到枝繁叶茂之日. 后人见树 .如见其人.
梁启超说她是“我们家庭极重要的人物。她很能伺候我”。
梁思成则讲她是“不寻常的女人”。 梁思成虽非王桂荃亲生,但对她感情很深,总是亲切地称其“娘”。
1901年,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诞生,苦盼六年的梁启超后继有人,自然非常高兴,但望着孩子单薄的身体,他和李蕙仙都有些担心,于是为了香火旺盛,梁启超在李蕙仙的准许下,娶王桂荃为妾,1903年她成为梁启超的侧室。王桂荃后来一连给梁启超生下了子女6人,即梁思永(子)、梁思忠(子)、梁思懿(女)、梁思达(子)、梁思宁(女)、梁思礼(子)。在李蕙仙生前,梁启超很少公开提到王桂荃,因为这姻缘违背了自己定下的“一夫一妻制”,他要求孩子们叫王桂荃为“王姑娘”或者是“王姨”,但是几乎所有的孩子对王桂荃的感情都非常深。
他的那九个孩子都是个顶个的优秀的,而且他们都有一颗爱国的人心,心里装着老百姓,一心为百姓谋幸福,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做出了一些专业的研究,还有他几个女儿们经常从事社会性的活动,特别是热心参加各种公益慈善活动,把那颗赤子之心的大爱传递给后人,成为了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当祖国需要之时,他就把他们拉回来为国效力。梁家所有的孩子没有一人留在国外,无论当时的中国是战火连天还是贫穷困苦。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的爸爸梁启超是那么地爱国,他心里没有小小的“我”,他让每个孩子都志存高远,从小就把责任放在心里。
他在著名的《少年中国说》中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1968年,85岁的王桂荃,在“文化大革命”中与孩子们四散分离,最后在一间阴暗的小屋中与世长辞,她是中国寻常女性的缩影,但她又是一个很不寻常的女人。“文革”后,梁家的子女们,在梁启超与李惠仙的合葬墓旁种下了一棵母亲树,立碑纪念这位培养了数名栋梁之材的平凡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