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江湖(艺术创新还是江湖杂耍)
2018-07-19 12:46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见习记者 李攀
资料图
近日,继“射墨书法”之后,“盲写书法”火了。网上流传的视频显示,一名手持毛笔的所谓书法家扭过头来,屏蔽自己的视线,任凭笔墨在一张被美女扯动的宣纸上肆意流淌;另一些画面上,他更是直接在穿着白绢的女性身上挥毫泼墨。很多网友留言说,乱画谁不会?这位书法家回应,看似乱画,但突破思想上的难度很难。
所谓“突破思想上的难度”,在笔者看来,不过是要突破心理障碍,敢于去丢人现眼。虽然很多网友留言说,自己也会这样乱七八糟地胡画,但网友们基本上都不会去在大庭广众之下展示,因为在大众的心目中,书法至少有两条底线:第一是在写字,第二要写得好看。这是普通大众对书法的朴素认知,普通大众虽然不一定会写书法,但是从小到大,王羲之、颜真卿等人的大名都听说过,他们的书法造诣令人叹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然而,普通大众的朴素认知,在现代社会不断受到冲击。先是射墨书法,继而是盲写书法,不禁让人生疑,到底是别人写得有问题,还是自己缺乏审美能力?实际上,这种现象折射出在当前社会,书法所面临的尴尬境地。在古代社会,书法的实用性与艺术性融为一体。王羲之写《兰亭集序》、颜真卿写《祭侄文稿》,信笔写下的文章却成经典之作。如今,书法已经几乎没有实用性,印刷和键盘取代了书法,书法作为一门艺术而存在。古人的书法作品难以超越,在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下,书法出现了抽象、变形、夸张、拼贴等各种形式,不断刷新人们的对书法的既有认识。
问题是,书法仅仅只是个形式吗?仅仅是用笔在纸上写下的线条吗?暂且不说,书法最基本的要有笔法、墨法和字法,优秀的书法作品还会有书法家的精神和气度,甚至是和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相得益彰。比如说书法作品《兰亭集序》,写得好只是一个方面而已。读《兰亭集序》,谁不为王羲之的情怀所打动?暮春之初,和朋友们在会稽山阴之兰亭约会,兴尽而归,王羲之挥毫写下这样一幅作品,既是好文学,也是好书法。据载,唐太宗得《兰亭序》后,曾诏名手赵模、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钩摹数个乱真副本,分赐亲贵近臣,之后民间也广为临摹,但无一胜过王羲之的原作。王羲之的书法技艺、当时的心情和对人生的感慨都融在作品中,岂是能模仿的出来的?
可是,当前有些书法创新,一味追逐形式上的突破,有的玩着倒立刷刷几笔,书法变得越来越玄乎,书法本身以外的东西越来越多。在古人那里,书法说白了就是写字,而且是好好写字,认真写一手好字。现在呢,有些书法连基本的章法都没有了,所谓“盲写体”连汉字都找不着了,这样的创新有何意义?
面对前人立下的书法丰碑,与其为了创新而创新,还不如当一个冷静的书法研究者,跋涉于灿烂的文化长河,汲取古圣先贤的智慧。或者另起炉找,不要打着书法的幌子,不要强跟书法产生关联,乱写不妨直接叫泼墨表演,既能娱乐大众又免遭非议,更不会对传统文化造成破坏。
不过,要想这样堂而皇之的乱写现象减少,当前缺位的书法教育得不断加强,使普通大众对书法有基本的审美认知。当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书法,掌握了一定的书法理论,自然能对书法的好坏做出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