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稻香村(暗示了林黛玉确实很懂贾宝玉)
鲁迅当年给过《红楼梦》一个极高的评价,他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称: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被打破了。
而对于我个人而言,《红楼梦》值得细细推敲的一个关键点在于:红楼中的人物都是活生生的,甚至不需要作者特别说明,读者完全可以从书中人物的语气判断出说这话的人是谁!同时,曹雪芹在书中埋下了无数的细节伏笔,导致此书越品越有味道,欲罢不能。
比如林黛玉身上,就有很多有趣的细节,我个人深有感触的是第17——18回的“元妃省亲”!
熟读《红楼梦》的读者,一定知晓大观园中有一处建筑叫稻香村,乃是大嫂子李纨的居所,但“稻香村”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想必就不是每位读者都清楚的了。
稻香村的名字,最早是贾宝玉起的。在第17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贾政携众清客,并带着贾宝玉一起游览大观园,期间在路过一处田园茅舍装扮的建筑时,众人七嘴八舌开始起名字,最后是贾宝玉定下了“稻香村”这个名字,书中记:
稻香村的名字,就是从这里来的。但这个名字却经历了一场风波。
原来贾宝玉前脚起了稻香村这个名字,后脚元春回家省亲,也畅游了大观园一番,他最喜欢的大观园内的四处建筑分别是:潇湘馆、蘅芜苑、怡红院、稻香村。
前三个名字都还可以,可当元妃看到贾宝玉起的“稻香村”三字时,她并不喜欢这个名字,所以她做主将稻香村改了个名字,变成了浣葛山庄。这一点原著中也有记载:
可我们都知道,最终被延续下来的名称是“稻香村”,而不是“浣葛山庄”,这中间又有一个缘故:原来在某种机缘巧合之下,元妃突然改变自己的想法,又将浣葛山庄改成了稻香村。而让元妃作出这个改变的人便是林黛玉!
原来在元妃省亲期间,她命贾宝玉给大观园中的四大建筑,即潇湘馆、蘅芜苑、怡红院、浣葛山庄分别作一首应制诗。
结果贾宝玉才思枯竭,只能作出三首,剩下一首《杏帘在望》实在做不出来,林黛玉见了,便擅自替贾宝玉当“枪手”,做了这首《杏帘在望》。结果诗作呈上去,得到了元妃的大加赞赏,这首诗作的乃是:
元妃看完这首诗后,格外欣喜,她不知道这首诗是林黛玉代做,觉得贾宝玉学业大有进益,于是一高兴,又来了个反转,把已经赐名的“浣葛山庄”又改回了稻香村,书中记:
这个情节着实是曹雪芹的鬼斧神工,隐隐地将贾宝玉、林黛玉两人的心意相通传达出来。
按照正常思路,林黛玉在作《杏帘在望》时,应该会遵循俗套思路,有感于“杏帘”二字,像之前那些清客一样,起名“杏花村”才对,可她却阴差阳错,用了贾宝玉的“稻香村”,并将其写入诗中,甚至让元妃决定改变之前的想法,重新使用“稻香村”。
仅从这一细节,足可见宝黛两人,堪称心灵知己,令人慨叹。
本文乃“红楼不红”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引文均来自《红楼梦》脂砚斋批评本80回本,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