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种智商(看看我们的专属优势)
你是不是已经听惯了“白色人种、黄色人种、棕色人种、黑色人种”的人种分类?有没有发现,其实很多时候白种人并不“白”、而黄种人并不“黄”?其实早在2019年,人类学家协会就指出这个种族概念其实是种族歧视。
用肤色来定人种起源于某法国贵族发表的“著作”,他认为“白种人”地位超然,“黄种人”智力和体质都无比平庸。然而随着时代发展,这种陈腐带着歧视性的观念早被推翻了,东亚人甚至被论证,智力平均水平比白人要高。就让我们来看看这是怎么一回事吧!
1.智商更高
许多欧洲人对东亚人、尤其是中国有一个刻板印象:学习好。
当然,这张图当笑话看看也就算了。但东亚人的平均智商更高,其实是有科学的依据和测试来佐证的。
2016年,美国有报道选出全球十大最高智商的地方,东亚的几个国家和地区直接占据了前4。这个榜单也并不是根据单纯的“IQ测试”来排名,而是综合了各地教育体制,考虑学生数学、科学的成绩,配合从相关领域上的贡献来衡量,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客观。
再从生理领域来看,东亚人的平均脑神经元有138亿,白人137亿,黑人132亿,显而易见,东亚人的大脑更加出色。
2.体毛和体味更少
东亚人的汗腺和体毛都很不发达,所以流汗时产生的脂肪酸较少,味道就小。我们就算处在夏日,也能基本保持着清爽的状态,这点无疑是很多每天要洗两次澡、否则身上恶臭难耐的白人羡慕不来的。
而且,东亚狐臭的人在人群中只占到10%~15%的比例,而白人高达60%以上,黑人接近100%。这和我们16号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有关,这个基因有C和T,如果一个人有的是CC和CT基因型,他就有狐臭、湿性耳垢;TT就是没有狐臭,干性耳垢。T相对于C来说更优越一些,但它是隐性基因,也就是说,TT的概率要更小,但我国绝大多数人都是TT的基因型。
我们的体毛也要更少,毛孔也要更小一些,皮肤的光滑程度和这两项是直接关联的。婴儿的皮肤之所以看起来“吹弹可破”,就是因为毛孔细小,几乎没有体毛。这一点让我们在近看的时候,要比白种人更“赏心悦目”一些。
3.骨骼数量更少
成年人体普遍有着206块骨头——这一定律只在欧美人中适用,大多数东亚人都只有204块骨头。这一差异体现在我们的脚趾上,尤其是小脚趾,比起其他人种的三节骨头,东亚人普遍只有两节,这一差异偶尔也会体现在第三趾和第四趾上,但比例不如小脚趾多。
人类趾骨的进化规律和人类直立行走是息息相关的。灵长类的脚趾长而灵活,是为了抓握物体和攀爬,而人类脚趾则是为了长途直立行走,为了减轻骨骼之间的摩擦负担,趾骨数量反而会减少。但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这一块骨头会给不同人种的走路带来影响,所以也不好轻易断言东亚人的进化要比其他人种优越一些。
4.生长期、寿命更长
这一点直观地体现在不同人种妈妈的孕期上。我们都说“十月怀胎”,准确说其实就是40周,东亚人大多都是这个时长,但白人只有39周,黑人更是只有38周。
东亚人似乎比较“晚熟”,除了孕期,这一点在孩子学会走路、换牙、表现第二性征的年龄等方面也可以体现,总是普遍要比白人孩子慢一些,而白人孩子又比黑人孩子慢一些。相应的,东亚人的寿命也要更长一些,就像晚熟的果实也会更晚掉到地上一样。
日本已经占据“世界最长寿国家”的榜首很多年,平均寿命达到了83岁,前五有三个亚洲国家,而以黑人为主的国家在前20名难以找到。虽然这个榜单只是统计了10万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并且和各国习俗、生活水平、医疗条件息息相关,可能会在准确度上有些差异,但就算排除了这些因素,东亚人也依旧要在寿命方面略长。
5.代谢基因不同
其实不只是胃溃疡,其他很多药物也是如此,我们只需要服用白种人的一半剂量,就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服用多了可能反而出现不良反应。这一点不止是我们华人,对于一切样貌相似的东亚人都是适用的。是不是很神奇?
这和我们体内某一处的基因有关系,这个基因控制着药物代谢相关酶的活性。服药之后,我们的身体对于这个外来物,第一反应是“驱赶它”,这时候酶就会对药物进行“改造”,药物的活性就会变弱,甚至被改造出其他毒性(这种现象被叫作“药源性肝损伤”),自然药效也就不如预期了。
白种人一般是“强代谢型”,往往需要服用更多的药;而东亚人则是“中间代谢型”和“弱代谢型”居多,只需要少量服用就可以达成效果。
身体的药物代谢能力更弱反而为服药提供了帮助,这也算是东亚人身体结构中的,一种“无巧不成书”吧。
6. 环境适应力更强、更“稳重”
在加拿大魁北克曾进行过一项人种研究,当时有来自66个不同国家的825名儿童参与了研究,由40名教师来评价他们的表现。
最后结果显示:最好动、易怒、存在敌意的是黑人小孩,而来自东亚的孩子对环境适应力更高,表现得更“稳重”,白人小孩居于中间。
还有一个世界各人种犯罪率的问题,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但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考虑到一些社会贫富差距、待遇公平与否的情况,不仅仅是不同人种生理上的问题,所以仅把2020年的数据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不同,比如我们的铲形门齿、单眼皮等很多都是很具东亚人特色的面部特征,我们与白人和黑人的不同,可能由不同人种不同的进化环境而来,都是更适应当地环境的“天择”,几乎没有好和不好之分。就像欧美人和非洲人比起我们个子更高、眼睛更大,但在多元审美的发展下,我们也逐渐变得可以欣赏不同人种的“美丽”。
而“黄种人”这种略带歧视性的称呼,随着人们对东亚人群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我们也将摆脱偏见,在国际上做出属于东亚人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