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碰撞中交融:天穹让NFT与传统艺术更亲近
NFT数字藏品的内涵是广泛的,画作、音频、视频等艺术形式,都可以制作成数字藏品出售。NFT是元宇宙的重要构成部分,而元宇宙是现实世界的延伸。因此,NFT加密艺术与传统艺术也不应是水火不容的,而是互相补充的。
有很多平台都在尝试,将传统的纸面艺术搬到数字世界中来,最大化创造数字艺术品的经济效益。比如天穹平台自4月7日起发售的《元·世界》系列数字藏品,是全球各个国家的拟人化形象。这一系列本着“合羹之美,在于合异”的情怀,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塑造出全球233个国家的动漫形象,足以管窥7000年世界文明史,就是将纸面艺术加密化、数字化的一次生动尝试。有如此优质的数藏IP加持,上线两日,天穹已经突破20万用户。
不过,在传统艺术形式和数字艺术形式交汇的过程中,是有一些行为存在争议的。
2021年3 月 25 日,“DoubleFat 双盈—首届 NFT 加密艺术展”在北京悦·美术馆开幕,200余位从事 NFT 加密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参展。现场焚烧了艺术家冷军的一件绘画作品,并生成“NFT 加密艺术”。同时现场对冷军首幅“NFT”加密艺术”进行竞拍,最终以 40 万元人民币的价钱成交。
被烧毁的这幅作品叫《新竹图》,是一幅水墨画,不是冷军最擅长的超写实油画。冷军的超现实油画动辄卖到上千万,2019年《肖像之相——小姜》以7015万元的天价拍卖成功。相比之下,这幅《新竹图》仅卖到了40万元,就有些“爆冷”了。一是因为这幅画并不是冷军最擅长的领域,二是公众对于数字加密艺术品这种艺术形式接受度仍然比较低。
更值得玩味的是这幅画的拍卖形式。将这幅画的原作当众烧毁,NFT则成为了“原作”。这一行为存在一些争议。首先,这不仅是一般公众解读的,烧毁原作是为了抬高NFT藏品的身价,在此之上无疑还附加了一层为NFT艺术发展摇旗呐喊的意味,冷军本人以及拍卖的操作方对此事的话题度一定的提前预判过的。用这种高调甚至有些极端的方式将NFT带入公众视野,体现了冷军及艺术界对NFT未来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可。
但是,这种方式,有可能将一种错误的价值观传递给大众,即数字加密艺术品与传统艺术品是绝对对立的,非此即彼的。只有原作不存在了,数字加密艺术品的价值才可能彰显出来。以大众目前对传统艺术形式根深蒂固的认知来看,这不利于大众对NFT这种新兴艺术形式的接受。
数字艺术不会取代传统艺术形式,但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一个艺术作品,无论是落实到纸面上还是以数字形式呈现出来,都无差别凝结了创作者的心血。传统艺术形式能够以钱物即时交易,对买卖双方都很公平。但数字艺术创作者由于网络世界的传播成本较低,版权经常得不到保护,也因此没有得到与之匹配的收益。
而NFT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困境。将数字艺术品铸造成NFT,上公链留存,则该艺术品的创作者和拥有者都有区块链记录,可追溯,不可篡改,创作者和购买者的权益都得到了充分保障。因此,数字加密艺术品和传统艺术形式是并行不悖的。
天穹珍视艺术家的辛勤创作,运用以太坊技术,基于ERC-721协议作为流通协议,IPFS协议作为储存工具,版权归属明确,交易记录可查,最大程度保障艺术家和玩家的权益。天穹《元·世界》 系列数字藏品火热上线中,敬请关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