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弹部队国语(奥斯卡获奖影片“拆弹部队”)
《拆弹部队》这部电影在2010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八项大奖。不论你是否对战争题材感兴趣,这部电影都值得一看。
战争的背景是伊拉克战场,所谓拆弹部队,就是一支专门拆除恐怖分子设置的炸弹的部队。
电影从战争的残酷开始,拆弹部队的队长在拆除炸弹时被炸死。新来的队长威廉姆斯抽烟嗜酒,看起来不拘小节。在第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不顾同队队员的安危,违反拆弹部队纪律,明明可以用机器人拆弹,却执意自己上阵去拆弹。在路上碰到了恐怖分子,威廉姆斯只是用手枪吓退了恐怖分子,并没有伤害本是伊拉克平民的恐怖分子。
看到这里,观众会以为这个主角虽然鲁莽、蔑视规则,但是勇敢善良,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应该是个正面形象。但是人性的复杂超乎想象。
起初同队队员对威廉姆斯充满敌意,因为他总是不顾他们的生死,不管怎么样都要亲自上场拆弹,会为了拿一副手套重返炸弹场地,甚至水脱掉防护服(Locker)拆弹。后来,他们遇到恐怖分子伏击,威廉姆斯安抚队员持续战斗(见下图),给予队员食物,显示出了他的领导才能和善良。
电影用许多镜头来表示战争的残酷。伊拉克的炸弹常是人体炸弹或者是由平民组成的恐怖分子设置的炸弹,在不经意间就会爆炸。当威廉姆斯看到失男孩人体炸弹尸体时,异常愤怒,他不管不顾地抛出营地,冲入恐怖分子地盘想要复仇,却连累了队友受伤。
如此的矛盾,不是吗?他看起来又漠视他人生命,又关怀他人生死。
为什么呢?
他所有矛盾的表现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上:他热爱拆弹。
他十分擅长拆弹,成功拆除的炸弹数量远超众人。他拆弹时异常兴奋,他可以为了集中精神而扔掉对讲机,他可以因为拆弹浑身燥热时脱掉防护服,他可以为了拆弹不顾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因为他喜欢拆弹这项工作本身,碰运气的感觉给他刺激,虽然他不杀人,他甚至痛恨伤人的恐怖分子,但是拆弹时那种把别人的生命放在自己手上的感觉让他沉醉。
是的,他仅仅是喜欢拆除炸弹。
当他返回美国,在安全温暖的家里,他对着自己的儿子说:“你喜欢这个,也喜欢那个,你喜欢的东西真多,可是随着慢慢长大,你喜欢的东西会越来越少,甚至变成一个”。是的。他现在唯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拆除炸弹。当他再次返回战场时,从他幸福的微笑里,我们可以感觉到他是真心喜欢拆弹。
镜头里那些伊拉克旁观者脸上默然的表情让人深思。究竟为了什么,要发动战争?究竟为了什么,夺去如此多人的生命?
导演想要表达的是:因为有人热爱战争,仅仅是热爱战争本身。
电影里一位美国将军草菅人命,杀害了无辜的一个伊拉克翻译。当他赞赏地拍了拍威廉姆斯,对他翘起大拇指的时候,让人不寒而栗。
究竟有多少人,像这位将军一样,像威廉姆斯一样,喜欢战争,热爱战争,从而发动战争?
这部电影的导演是一位女导演,她用锋利的镜头表现出了战争的残酷,矛盾的人性,关于战争,她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电影最后威廉姆斯为了买一罐奶粉,站在长长的一大排不同品牌的奶粉架前茫然无措。是的,陷入消费主义陷阱的人们,在肚子里塞炸弹的人们,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