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安简历(朱镕基当选总理后)
2004年6月,在湖南常德举办的第一届诗人节上,一首名为《镕基赞》的长诗被刻在了诗墙上。写诗的人是《中华诗词》杂志前副主编欧阳鹤,而诗中所写的则是刚刚退休的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
全诗着重描写了朱镕基处事不惊、力挽狂澜的能力,以及忧国忧民、披肝沥胆的人物形象,然而几个月后,这首新刻成的诗却被悄然下墙了。
朱镕基在得知《镕基赞》上墙后亲自与湖南省委以及欧阳鹤本人进行了沟通,他留给欧阳鹤的只有“赞誉之甚,实则难符,只知办事,唯愿利民”几字。
也正是在沟通过后,《镕基赞》从墙上抹去,而朱镕基为官清正廉明、务实严谨的作风则更加地深入人心。
作为邓小平钦点的“救火队长”,朱镕基在工作当中一直以铁面无私的形象展现于人前。不论是进行经济改革还是惩治贪污腐败,朱镕基身上都体现出了一种破釜沉舟的勇气和严于律己的谨慎。
而这种风格也逐渐演化成了朱家的家风,不仅贯穿了朱镕基一生,更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儿女们。
1956年,已经在国家计委工作的朱镕基和清华的师妹劳安喜结连理,结成了夫妻。
劳安同样是湖南人,她的哥哥劳特夫是朱镕基的中学同学。老乡加师妹的身份让两人越走越近,而共同的专业背景和兴趣爱好则让两人最终决定生活在一起。
婚后不久,劳安生下了两人爱的结晶,而伴随着孩子的出生,朱镕基的仕途也越走越顺。在工作和家庭之间,朱镕基难以两全,因此家中琐事多是劳安处理,但身为父亲的朱镕基却始终没有放松对儿女的管教。
为人刚直、清正廉洁的朱镕基希望他的孩子不被声名所累,因此要求他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自己的路。
作为父亲,朱镕基不会利用自己的职位为他们提供很多便利,他能留给孩子的只有言传身教下正直的品性。
朱镕基曾对记者直言其家风非常严格,无论是两个孩子年幼的时候还是其日渐成人,朱镕基都在以比一般人更严格的标准来要求姐弟二人。
在儿子朱云来十多岁时,突发奇想想在阳台上种菜,为此朱云来特地捡了一块破油毡子放到了阳台上。
朱镕基看到后先是厉声质问儿子,接着便打了朱云来一耳光。被打后的朱云来十分委屈,油毡子是他捡来的并非他拿别人的,而父亲不分青红皂白的责骂则令他十分难堪。
了解事情经过后的朱镕基有些自责,可他向儿子道歉后还是要求儿子将油毡子放回了垃圾堆里。
在朱镕基看来,这块破油毡子无论是谁的但终归不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能拿。这是他的处事原则,同样也是他的为官之道。只有在小事上坚持原则才不会在面临诱惑时迷失方向。
朱镕基曾多次对家人说道:“我们是人民的公仆,是金鱼缸里游的鱼,对外要透明。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朱镕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对贪污腐败的深恶痛绝归根究底在于他对自己明确定位。
从踏入官场的第一天起,他就从未将自己当做官员或是领导,他始终坚持着自己是“人民公仆”的角色。国家的一切属于人民,就连朱镕基本人也是国家的儿子。
在担任国务院总理后,朱镕基又将孩子们召集起来开会:“父亲现在当上了总理,对于你们来说不知是福是祸,你们要好自为之。”对于仕途走到顶峰的朱镕基来说,担任总理不仅意味着他工作上的成功,而且还意味着他能为人民做更多的事。
但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表面风光无限的背后则暗含着更多的风险和诱惑,这关乎朱镕基本人,也关乎他的整个家庭。对于朱镕基来说,他自信他可以抵挡得住各种诱惑,而且他也对他亲自教导的孩子寄予厚望,但在这件事情上容不得一点行差踏错。
因此朱镕基给儿女训话,不仅是在亮明态度、传授经验,更多的还是出于一位父亲对自己孩子的保护。
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看似冷硬的话语背后实则饱含了一位父亲对儿女的殷殷关怀和爱护。
在朱镕基的教导下,朱家的儿女们也十分优秀。姐姐朱燕来人大毕业后留学加拿大,先后任职于加拿大皇家银行和蒙特利尔银行。
2013年又加入中银香港有限公司担任副总裁,而近年来,她多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出现于人前。
从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到转战教育领域,在人大做过老师的朱燕来不仅对当下相关的教育热点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而且还亲力亲为地参与到了父亲朱镕基创建的“实事助学基金会”当中。
从乡村支教到城乡教育资源平衡,朱镕基和朱燕来父女以实际行动关注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为中国的基础教育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而关于朱家儿子朱云来的则是另一段独属于他的传奇。虽然父亲是大名鼎鼎的朱镕基,但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朱云来却非常低调。从威斯康星大学获得大气物理学博士学位后,朱云来转行到金融领域,获得了芝加哥帝博大学的会计硕士学位。
在这之后,朱云来先后在安信达会计师事务所和瑞士信贷任职,成为了行业内知名的投资专家。
一直到1998年,朱云来回到国内发展。
按照当时的规定,高层干部子女不得任职外资公司,因此在朱镕基调任国务院后,朱云来不得不放弃海外的事业回到国内重新开始。
美国《财富》杂志评价朱云来:“没有人能像他那样横跨环球金融界和中国政府主导的经济体”,而在帮助国有大型企业上市的业务中,朱云来几乎未尝败绩。
与工作上的严谨负责不同,工作之余的朱云来却低调的“过了头”。他甚至在想尽办法逃避媒体对他的关注,而在参加各种论坛和峰会时,朱云来甚至都不会提起自己姓朱。
看起来朱云来是将父亲的“好自为之”记在了心上,但从朱云来本身来说,他或许从不想被看作是“朱镕基的儿子”,而只想简简单单地做“朱云来”罢了。
但庆幸的是,朱云来本身足够优秀,“朱镕基儿子”的光环非但没有让他躺在父亲的功劳簿上坐享其成,反而让他努力地撕掉标签,开辟了独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朱镕基所秉持的严格的家风并非自他开始,而是朱家经年文化底蕴的累积。
1928年,朱镕基出生于湖南长沙棠坡的朱氏家族,朱家祖上可以追溯到朱元璋一脉,是朱元璋第十八子朱楩的后代。
在朱家的族谱上既有高官、也有儒商,几百年来家族的积淀让朱氏一族得以在此地繁衍生息,也使得朱家人骨子里都养成了刚直、好学的品性。
然而不幸的是,朱镕基出生时既逢国难又遭家变。当时的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朱镕基幼年时就陷入了父母双亡的困境。虽然有伯父的接济和照顾,但从小孤苦无依的朱镕基还是养成了敏感却独立的性格。
家中的困窘让他比一般的孩子更加早熟,而读书上展现出的非凡的天赋则给了他更多的希望和更广阔的的未来。
朱镕基的堂兄朱天池用六个字评价年幼的朱镕基:“寡言笑,爱读书”。
或许全然无靠的朱镕基当时就有一种紧迫感,而唯有读书才能改变他的境遇、改变他的人生。特殊的家庭背景和求学的坎坷经历养成了朱镕基自强、坚毅的品格,而从南到北一路的所见所闻则让他将个人前途和家国命运更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
从家族来说,朱氏一门从不乏精忠报国之人,朱镕基完美地继承了朱家人的风骨,更增添了一些“敢为天下先”的霸气。而从成长环境来说,近代的湖南能人辈出。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这里孕育出了最伟大的天才,同样也充溢着最自由的精神和最务实的气息;在进入清华园求学后,朱镕基接触到了更多、更先进的思想,他能尽情地和国学大师们谈论古今,也从这些横跨新旧两个时代的人身上体会到了更多的担当和使命。
从这些层面来说,是时代造就了朱镕基。这使得他一面能同最底层的老百姓感同身受,另一面又能高举双手、握住新时代的脉搏。
踏实、朴素与改革、创新两种截然不同的品质神奇地在朱镕基身上融会贯通,朱镕基在坚守着旧时代士大夫“为天地立心”的操守的同时正在努力地拥抱世界、拥抱新时代。
因此,我们也同样从朱燕来、朱云来两姐弟身上看到了这种传承。与朱镕基从小艰苦的生长环境不同,朱家姐弟自小的生活已经称得上是优渥。
在当时的那个年代,朱家姐弟从高知家庭变身高干家庭,本身就会比一般的家庭享受到更多的资源。
这是父母辛苦奋斗换来的,同时也是为人父母能给孩子提供的第一步助力,但朱镕基的帮扶却也仅限于此。从寒门一路奋斗上来的朱镕基深深地明白只有自己的努力和能力才能成为一生的依仗。
虽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但过于安逸的环境也会消磨掉人的斗志,令其毫无进取之心。因此,朱镕基对子女的严格要求实际上是在安逸的生活环境中为他们刻意地制造一些困难,让他们能沉得下心做事、能独立思考、能不断地磨砺自己。
从这个方面来说,朱镕基很有些危机意识。他对子女的教养并非中国传统的“严父”教育,而是在以强硬的面目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他们得以在进入社会之前就能体会到社会的残酷,体会到人生的艰辛。
从朱燕来和朱云来两人的成就来看,朱镕基的教育无疑是成功的。虽然在就职总理时朱镕基再一次训诫子女要“好自为之”,但早在这之前,朱家姐弟二人便已经依靠自己的努力做出了一番事业。
从小到大,朱镕基刻意地撕掉了子女身上“高干子弟”的特殊性,而在这个过程中,朱家姐弟二人已经足够自信到能自我摆脱父亲无形中为他们贴上的标签。特殊的身份是名利场中无往不利的利器,但这种“特殊性”一经沾染便像毒品一样难以摆脱。
其带来的荣誉和权势足以让人沉沦,更会使人在不得已时做出违背良心的举动。从天堂到地狱只有一步之遥,朱镕基和朱家姐弟都在时刻审慎自己。
朱云来逐渐成长为了中国最优秀的经济学家之一。朱镕基退休后,环绕在朱云来身边父辈所带来的光环逐渐褪去,而直到这时,人们才发现朱云来在其专业领域同样是业内大牛。
对于朱云来说,父亲带给他的除了荣耀之外或许更多的是枷锁。他不得不带着父亲的光环努力拼搏,却不一定能享受到成功之后的鲜花和掌声,迎接他的或许是更多的质疑。
如今已经93岁高龄的朱镕基仍然关心着中国的发展。退休后,他开始投身于公益事业,不断地将自己的根须扎向中国最宽广的土地。
在朱镕基看来,“人民的公仆”不能卸任,既然选择了就是一辈子的事业,他不能辜负“总理”的名头,更不能辜负人民的期待。
而回首过去二十余年,朱镕基留给我们的除了飞速发展的中国,还有他的品格和精神。这种精神影响了他的家庭,而这种为官之道、这种工作的态度和作风则值得每一位“人民的公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