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八是几尺(一米八是几尺高)
身高180在古代是几尺?
身高180在古代是6尺,1尺=33厘米,180厘米大约为6尺。如果是古代的计量方法,就是1尺=22.3厘米,一米八大约有八尺多。
中国传统的长度单位有里、丈、尺、寸、寻、仞、扶、咫、跬、步、常、矢、筵、几、轨、雉、毫、厘、分等。
古人以自己身体作为参照来度量。最早金文字形是人字下加点为“尺”以示度量。演化为从尸从乙(jué)。尸是人之变体,加标识符号。尸、乙两范式叠加。用于标识参照的身体部位为尺之范式。
扩展资料:
很显然,古代的尺要短于现代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周代的一尺是现代的19.91厘米。到战国时,一尺是现代的22.12厘米左右,但是当时各国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战国楚尺长22.7厘米。
前边提到的邹忌是战国时齐国人,按一尺为22.12厘米算,他的身高在1.8米以上,这即使在现代,也算美男子了。又《陈情表》中有“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晋时人,当时的一尺是现代的24厘米,这样“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1.2米的小僮。
“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说法,而并不是严格按晋尺的,那么,就要在1.2米的基础上再缩短一点,也就是1.1米左右。
与尺比较接近的是咫。咫是妇女手伸展后从拇指到中指的距离,因而稍短于尺。后来咫尺连用,表示距离短,如“近在咫尺”。
除此之外,先秦的长度单位还有丈(十尺),寻(八尺),常(二寻),此外还有仞。仞是人伸开双臂的长度,如《愚公移山》中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后来,又产生了寸以下的长度单位,它们是:分(十分之一寸),厘(十分之一分),毫(十分之一厘),秒(宋以后又叫“丝”,十分之一毫),忽(十分之一秒),微(十分之一忽)。今“丝”与“毫”连用,来源于此。
还有“忽”与“微”连用的,也喻指极细微,如《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尺
1米8是多少尺多少寸?
1米8是5尺4寸。
分析过程如下:
1米8是180厘米。
1尺=10寸,1寸=10/3厘米。
180÷10/3=180×3/10=54寸。54寸=180厘米(cm)。
由此可得1米8是5尺4寸。
扩展资料:
中国传统的长度单位有里、丈、尺、寸、寻、仞、扶、咫、跬、步、常、矢、筵、几、轨、雉、毫、厘、分,等。其基本换算关系如下: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分=10厘;
1丈≈3.33米;1尺≈3.33分米;1寸≈3.33厘米;
1千米(km)=1000米;1米(m)=100厘米;1厘米(cm)=10毫米;
1里=150丈=500米;2里=1公里(1000米)。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长度单位
1米8男生的标准三围是多少
男性标准三围:胸围=身高X0.61,腰围=身高X0.42,臀围=身高X0.64。
测量时,被测者站立要自然,不可挺胸、弯腰或深呼吸。注意卷尺松紧要适度,并应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卷尺经过腋窝时,上肢应稍上举,但不必举到水平程度,随即轻轻地自然下垂。
在平静状态下即在呼气之末、吸气未开始时读数。测量时,记录者应站在被测者的背后,注意卷尺位置是否正确、是否平直,被测者姿势是否正确等。
(1)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M62):经脐部中心的水平围长,或肋最低点与髂嵴上缘两水平线间中点线的围长,用软尺测量,在呼气之末、吸气未开始时测量。
注:前者大于后者,后者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腰围,又称腰节围,是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严格定义的腰围,近似于最小腰围。男性腰部最细处略高于肚脐,女性则高出更多。
(2)腰节围(waist point circumference):经左、右腰节点的腰部水平围长,用软尺测量。腰节点(waist point):在腋中线上,髂嵴上缘与肋骨下缘之间的中点。在水平面上,两侧腰节点围成的线称为腰节线。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三围男性标准三围:
1、胸围109.8cm ?
2、腰围75.6cm
3、臀围113.9cm
4、男生1米8的标准体重
男生标准体重有两种方法计算:
一种是用身高比如180减掉100或者是105,如果减掉105就过于严格,减掉100相对比较适中。减去100即80公斤,在范围里面增加或减少10%,都是允许的,是正常的变化。如果超过了10%的上下浮动,比如减轻超过20%,叫消瘦,增加20%以上叫做肥胖。
另外一种标准体重的算法是根据体重指数,体重指数的算法是体重用公斤除以身高的平方,体重指数在23以内,叫做标准体重。男生或者女生体重指数超过23,叫超重,23-24.9叫做肥胖的前期,大于25就叫一度的肥胖,超过30就叫重度肥胖。
因此标准体重一定是综合的评估方式,无论是用身高减105,还是体重指数,能各有优缺点,一定是综合的评估。标准一般是身高(180cm-100cm)=80公斤,一般70-75公斤也很好了,形容起来就是猿臂蜂腰~呈倒三角形。楼上给的是健美三围标准,一般人难以达到该指标,正常的男性标准三围计算方法应该是:
胸围=身高 X 0.48 ( 如:身高175cm的标准胸围=175cm X 0.48=84cm )
腰围=身高 X 0.47 ( 如:身高175cm的标准腰围=175cm X 0.47=82.25cm )
臀围=身高 X 0.51( 如:身高175cm的标准臀围=175cm X 0.51=89.25cm )男性标准三围
胸围=身高 X 0.61 ( 如:身高180cm的标准胸围=180cm X 0.61=109.8cm )
腰围=身高 X 0.42 ( 如:身高180cm的标准腰围=180cm X 0.42=75.6cm)
臀围=身高 X 0.64( 如:身高180cm的标准臀围=180cm X 0.64=113.9cm)国际卫生组织规定:
男性标准三围
胸围=身高 X 0.61 ( 如:身高180cm的标准胸围=180cm X 0.61=109.8cm )
腰围=身高 X 0.42 ( 如:身高180cm的标准腰围=180cm X 0.42=75.6cm)
臀围=身高 X 0.64( 如:身高180cm的标准臀围=180cm X 0.64=113.9cm)
但根据不同人种,有细微的差异,以上为亚洲人的标准
八尺身是高?多少米,?是一米八二吗????
八尺的身高大约为2米左右,而不是一米八二。中国历朝历代尺寸和现在的计算合计不相同,以唐宋元明清时间的尺寸为例,大约计算一下八尺为现在的多少。
1、唐代,一尺合今30.7cm;那么折合成8尺的话,就是30.7cm*8=245.6cm,而100cm为一米,那么计算下来的话就是2.45米。
2、宋元时,一尺合今27.68cm;那么折合成8尺的话,就是27.68cm*8=221.44cm,而100cm为一米,那么计算下来的话就是2.21米。
3、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那么折合成8尺的话,就是31.1cm*8=248.8cm,而100cm为一米,那么计算下来的话就是2.48米。
扩展资料:
但是不是所有的朝代八尺都是2米左右的身高。例如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而八尺的话就是135.6cm,折合成现在的身高就是1.35米左右的样子。
而周代,一尺合今19.91cm,秦时,一尺约23.1cm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三国,一尺合今24.2cm。所以大概都是在1米多左右的样子。而不像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八尺都是在2米左右的样子。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尺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身高八尺,犹如松柏”。
远古时代“布指知寸,布手知尺”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秦时,一尺约23.1cm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南朝,一尺约25.8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e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裁尺,明代34.1cm,清代35cm
照这么算,诸葛亮1米9还多!2.67米,这是现代的尺子,在古代来说,“八尺之躯”是指1.7左右,那是人都长的矮,所以,1.7米就叫做高了。在现代,一米是三尺,一尺等于.03333米。3尺等于一米
8尺 应该是 2.6666米
古时说8尺男儿是 1.6米3尺=1米。
你自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