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在一线做志愿,年过半百的我从王所长、王老师,变成了“小王”
讲述者:上海市行政法治研究所所长 王天品
“谢谢你啦,小王!”每次持续三四个小时的全员核酸检测结束,居民楼的党支部书记都会这样向我致谢。当然,更多的时候,我都是躲在厚厚的防护服里,给核酸测试管贴标签,微笑着(可能也并没被看到)把检测试剂管递交给每一位居民。没有多少邻居能认出我,甚至我婆婆第一次做完测试时也向我道谢。
平日里,我是同事们口中的王老师、王所长、王姐,即便是老领导来所里,也是亲切地叫一声“天品”。然而,在这个疫情肆虐的春天,在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田林新村,我又重新得到了“小王”这个久违的称呼。我属猪,今年51岁。3月31日,响应市委的号召,“每个党员都是一面旗帜”,我第一时间来到居住地所在的田林新苑五六七居委报到,开始了我作为社区志愿者的服务征程。
疫情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我没有想到,一个月前我还在做上海商务领域法治规划的收尾工作,讨论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的专报修改,一个月后就切实地投入到保供物资的分发之中;我没有想到,十几年前曾参与的上海志愿服务相关立法的前期调研,而今真的作为一名社区志愿者,实实在在地投入到琐碎的志愿服务工作之中;我没有想到,我们的团队曾经那么专注于上海乃至全国的应急管理、应急演练制度建设,可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各种预案仍然显得捉襟见肘。我更没有想到,以我年过半百的“高龄”,在这个相对老龄化的社区,我居然成了社区志愿服务中的“小辈”。人类学家项飙说过,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就是“消灭附近”。而突如其来的疫情,又把我拉回到这个其实有点疏远的“附近”。
全员居家后,我先召开腾讯会议,安排好全所人员的居家办公。布置城市法规全书的核校;安排疫情防控各类统计数据上报;了解大家社区志愿服务开展情况。在统一工作要求的同时,我直接或间接地知悉了所里每位同志的生活和精神状况,所里新进的年轻同志跟我儿子差不多年纪,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一一打电话过去,询问他们生活有没有问题,物资储备是否充足,并嘱咐参加志愿服务防护一定要做好。
安排妥当后,我就暂时告别了那个职业的我,撸起袖子,加入火热的志愿服务工作中,成为抗疫一线搬货送货的“小王”、协助居民配药的“小王”、守着门洞的“小王”、贴试管码的“小王”。我一边工作,一边观察,适时提出改进志愿服务的合理建议。更多的时候,还是累并思考着。思考着如何将物资更快地送到居民手中;思考着在缺少互联网通信工具加持的老年社区,如何更准确及时地了解居民的需求;思考着如何将动态清零的政策,向每一位困居斗室的居民解释,努力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面对真实而琐碎的“附近”,我才发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仍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是我们每个政府法治工作者需要直面的课题。
每天志愿服务结束后腰酸背痛回到家的我,看到作为医护人员同样疲惫的爱人,才猛然想起,自己已人到中年,并不真的是那个精力充沛的“小王”。
我想,既然疫情让每个人暂时停下来,但位卑未敢忘忧国,身处江湖之远的我们,有了“附近”的视角,有了变身社区“小王”的机会,那就要无怨无悔地付出自己全部的努力,能做一点是一点。“小王”辛苦忙碌,为的是守社区一方平安。大家若安好,便是“小王”们的晴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