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用逐渐到民用,智租换电越来越“香”!
30多年前,中国曾被誉为「自行车大国」;今天,中国则是名副其实的「电动车大国」。
随着基数增长,由电动车充电不当引发的火灾事故也开始屡见不鲜。近年来,政府管理部门针对此痛点采取措施,从实行“新国标”开始,各省各地也陆续推行规范两轮车充电的新政。
多地颁发政策规范两轮充换电
首个地方标准4月开始实施
今年3月,杭州市余杭区发布了电动车充换电地方标准——《电动自行车智能充换电项目建设及运营管理规范》,《规范》于4月18日正式实施。从公开信息看,这也是电动自行车充换电领域的首个地方标准。
由于传统充电模式存在的时间长、场景不稳定、有火险隐患等痛点,两轮电动车充电安全问题引发了各级政府重视。
▲多地频发电动车充电火灾事故
早在去年8月1日开始实施、由国家应急管理部公布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已经明确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近两年针对“两轮电动充电”,各省份管理立法也相继提出了要求:
《浙江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应当避免在非集中充电的室内场所充电。
《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鼓励和支持在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场所设置充电设施,小区应当根据需要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
《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不得私拉电线和插座为电动自行车充电,禁止电动自行车在建筑物首层门厅、共用走道、楼梯间、楼道等共用部位充电。违规者最高罚款5万元。
此外,即将于5月1日实施的《山东省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则更加明确地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并实施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充电设施等基础设施规划;公共场所以及新建住宅小区,应当按照规定配套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设备。
言出法随,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推动下,集中充换电模式或将加速在民用市场的扩张。
政策市场双推动
两轮换电发展“加速度”
以「智租换电」为例,在城市外卖配送站点、小区、写字楼、商场、超市、便利店、农贸市场等周边设置换电站,从B端市场逐渐延展至C端,为两轮电动用户提供“无忧续航”的能源服务,让用户随时可更换满电电池,实现“即换即走”。
在近期疫情环境下,智租换电业务健康有序,同样表现出强大生命力。二轮电动车换电表现出来的无人值守运营、无接触操作、快速用电等优势凸显,业务量逆势上扬。
从安全的角度考虑,集中型充换电是替代当前充电模式的必然趋势。消费者只要在智租换电APP上找到附近3公里内的换电站点,然后将电池充电、维护交给智租专业换电站来完成即可,减少了自行充电的潜在危险,便利省心。
另一方面,从成本角度考虑,随着今年锂电池原材料一路上涨,专家分析,这波涨价将会随疫情等原因持续一段时间。这也带动了两轮电动车、特别是锂电池车的价格上涨。如近日某电动车品牌即宣布,4月起对全系锂电产品零售指导价进行上调,上调金额最高1000元。而选择智租租车换电模式,不需要购买昂贵的电池,可以减少电池价格浮动造成的不必要开支。
根据《中国电动两轮车换电行业发展白皮书(2021年)》数据显示,EVTank预计到2025年两轮车换电柜总需求量将达到67万个,随着换电服务渗透率的提升和换电用户群体的增长,中国两轮车换电市场规模有望在2025年突破千亿。
有行业媒体报道称:相信在未来,智租换电模式会成为越来越多两轮用户的选择,让同城出行更美好。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